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知音難覓的前壹句的什麽?

知音難覓的前壹句的什麽?

知音難覓前壹句是:曲高和寡。

全文為:“曲高和寡,知音難覓”。

譯文為:曲子的曲調高深,能夠跟著壹起和唱的人很少;也因為曲子高深,能夠聽懂我在彈奏的聲音的人很難找。比喻高雅的人或事難以被世人理解,找不到可知已來***同分享。

擴展資料:

說“曲高和寡,知音難覓”的人是俞伯牙。俞伯牙,精通音律,琴藝高超,是當時著名的琴師。壹夜,伯牙乘船遊覽。面對清風明月,他思緒萬千,於是又彈起琴來,琴聲悠揚,漸入佳境,忽聽岸上有人叫絕,伯牙聞聲走出船來,只見壹個樵夫站在岸邊,伯牙心想,壹個樵夫怎會懂得我的琴聲。

於是伯牙繼續鼓琴,內心意在高山,樵夫說:“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內心意在流水,樵夫又說:“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驚訝極了,連聲說:“知音!妳真是我的知音!”這個樵夫就是鐘子期。從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據說後來鐘子期過世,俞伯牙在鐘子期墳前悲而摔琴,說:“子期壹死,我還彈給誰聽呢?!”

後人也說是“高山流水遇知音”,比喻知己或知音。俞伯牙痛惜傷感,難以用語言表達,於是就摔破了自己從不離身的古琴,從此不再撫弦彈奏,以謝平生難得的知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俞伯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