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安徽的高山人工湖,那自然不得不提位於天柱山主峰東南處的煉丹湖,因為它不僅是我國第三大高山人工湖,而且光是看它的名字就知道其頗具道緣,相傳我國第壹代煉丹家漢未名道左慈就曾在此煉丹修煉,最終得道成仙,湖畔至今有遺跡可循,而湖泊的名字也是由此得來。
我們知道天柱山是世界地質公園,也是中國自然和文化遺產,不僅是安徽三大名山之壹,還是安徽簡稱“皖”字的由來,同時也是天下最大的道場,是傳說中的“第十四洞天,五十七福地”。煉丹湖水面面積34畝,湖平似鏡,湖水澄清,靜臥於逶迤秀嶺之間,放眼望去波光山影、煙雲繚繞、氣象萬千,猶如瑤池仙境壹般,可與長白山天池相媲美。
位於安慶太湖縣境內的花亭湖,被譽為是“大別山中第壹湖”,有“千重山色,萬頃波光”的美稱。它前身是花涼亭水庫,是安徽十大水庫之壹,始建於1958年,由於風光絕美且周邊 旅遊 資源頗豐,被列為國家水利風景區,也是遠近聞名的國家4A級 旅遊 景點。花亭湖湖面面積70平方公裏,總庫容約17億立方米,四周峰巒疊嶂,湖岸迂回曲折,湖中秀島羅列,湖水碧藍澄清,因此還有“小千島湖”之稱。
當然花亭湖不光以山色湖景取勝,其文化底蘊更是豐厚異常,尤其那博大精深的禪宗文化更是令人驚嘆。湖周邊有令世人舉世觀瞻的禪宗勝地,還有唐代古剎西風洞,以及江淮地區有文字記載的首座佛教寺院佛圖寺等等,花亭湖也因此被譽為是“中國禪宗發祥地”。
坐落於牯牛降密林深處的牯牛湖,水面約有20多畝,由山間兩條溪流匯聚而成,形似新月,狹長而唯美,有“袖珍喀納斯湖”之稱。我們知道橫亙於皖南石臺、祁門兩縣交界處的牯牛降,自古就與黃山齊名,有“西黃山”之稱,是安徽省第壹個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黃山、清涼峰並稱為安徽南部三大高山。
除了被譽為“五絕”的奇松、怪石、溪瀑、雲海和佛光,牯牛降的水源也是極其豐富且頗具看點的,甚至還有“江南九寨溝”之譽。牯牛湖是觀音堂景區的中心,是當年修建水庫時蓄水而成。湖面寬廣、碧波蕩漾,與藍天白雲、青山翠竹相映成趣,尤其岸邊那數十座優雅別致的仿木古樓,將徽派建築特色與深山幽谷相結合,更多了幾分別樣的情調。
最後我要說的這個“高山平湖”,雖然山不及以上名山那樣巍峨峻拔,最多只能算是丘陵,湖面也不似上面所說的名湖寬廣,在很多人眼中只能算是壹個大水塘,但是卻充滿了神話色彩,它就是位於我家鄉淮南舜耕山上的仙女湖。舜耕山是淮南的城中之山,也是人流量相對巨大的市民休閑公園。它集“堯舜遺跡、佛教文化、巖溶景觀”於壹山,雖然海拔不高, 歷史 悠久、景色宜人,是淮南著名的核心景區之壹。
仙女湖相傳這裏曾是天上仙女們沐浴的天池,方圓不過數公裏,但湖中水質清澈,湖岸環境優雅。站在山頂俯瞰仙女湖,只見水波蕩漾在綠意蔥蘢之間,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如寶石般晶瑩奪目,美不勝收,難怪就連仙女們都對此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