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留侯世家

留侯世家

秦始皇東遊到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在路上突然襲擊秦始皇

[原文]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父張平,相厘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三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侖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付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勝,亡匿下邳。

良嘗閑從容步遊下邳橋上,有壹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橋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半前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壹編書,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釋文]

留侯張良,祖先韓國人,祖父張開地當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三代的相。父張平,當過韓厘王、悼惠王二代的相。悼惠王二十三年,張平去世,又過二十三年,秦滅韓。張良因年紀小,未在韓做官。韓滅亡時,張良家有仆僮三百,弟弟死未下葬,張良把家財全部變賣重金求得刺客暗殺秦始皇,為韓報仇,因祖父和父五世相韓有恩。

張良常去淮陽學習禮儀,往東見侖海君,物色到大力士,做了壹付鐵椎重壹百二十斤,秦始皇東遊到博浪沙,張良與大力士在路上突然襲擊秦始皇,鐵椎打中秦始皇的副車。秦始皇大怒,到處搜查張良。張良被迫更名換姓,逃到下邳隱藏。

張良在下邳常閑下裏到橋上散步。有壹次,壹老翁穿深色衣,走到張良面前,忽然墮落鞋子橋下,對張良說:“孩子,下去給我撿鞋。”張良驚訝,想揍他,又壹想他是老人,勉強忍住氣,下橋取鞋。老人又說:“替我穿上鞋。”張良取鞋跪著替老人穿上。老人伸腳讓張良穿上鞋,面露笑容揚長而去。張良奇怪,用目光註視他離去。老人走出約壹裏許又轉回來,對張良說:“孩子,妳可以培養了。過五天壹早,我們在此見面。”張良驚訝,跪下對老人說:“遵命”。過五天壹早,張良去約會,老人先到,老人不高興地發怒說:“妳與年長者約會,怎可遲到?”老人又交代:“再過五天,壹早會面。”過了五天,雞叫時張良去,老人又先到。老人再次發怒說:“妳為何又遲到?”交代:“再過五天,壹早來會面。”過五天,張良夜半就去,過了壹些時間老人來了。老人高興地說:“應當這樣。”於是給出壹本書交給張良,說:“妳把這本書讀熟會用,就可以當帝王的老師了。今後十年,妳的事業興盛,十三年妳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飄然而去,不再見面。天亮時,張良看這書是《太公兵法》,張良重視這本書,常反復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