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壹傳十,十傳百",主要反映了信息的哪個特征

"壹傳十,十傳百",主要反映了信息的哪個特征

“壹傳十,十傳百”主要反映了信息的可傳遞性。沒有傳遞,就無所謂有信息。信息傳遞的方式很多,如口頭語言、體語、手抄文字、印刷文字、電訊號等。

“壹傳十,十傳百”原指疾病傳染,後泛指言語、消息等傳播極快。

信息傳遞程序中有三個基本環節。第壹個環節是傳達人為了把信息傳達給接收者,必須把信息"譯出",成為接受人所能懂得的語言或圖像等。第二個環節是接受人要把信息轉化為自己所能理解的解釋。第三個環節是接受人對信息的反應,要再傳遞給傳達人,稱為反饋。

擴展資料

古代信息傳遞

在我國古代,紙還沒有發明以前,常見的“信”是用漆書寫在薄木板上的,叫做木牘。由於木牘壹般壹尺長,故又稱為“尺牘”。後來,有人把信寫在綢子上,叫做“尺素”。

現代信息傳遞

主要有電話,電報,網絡通訊等方式。從人類的傳播歷史來說,人類傳播信息方式的演變呈現這樣壹個脈絡:視覺文化、聽覺文化(直觀的感受、“看的精神”)——概念性文化(“讀的精神”)——新的視與聽的文化(“新的看的精神”)。

百度百科——信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