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怎麽翻譯,要逐字逐句。

“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怎麽翻譯,要逐字逐句。

意思是:浩浩渺渺好像乘風淩空而行,並不知道到哪裏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出處:北宋 蘇軾《前赤壁賦》?

原文節選: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譯文:

不壹會兒,明月從東山後升起,在鬥宿與牛宿之間來回移動。白茫茫的霧氣橫貫江面,水光連著天際。放縱壹片葦葉似的小船隨意漂浮,越過茫茫的江面。浩浩渺渺好像乘風淩空而行,並不知道到哪裏才會停棲,飄飄搖搖好像要離開塵世飄飛而起,羽化成仙進入仙境。

擴展資料

“少焉,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鬥牛之間。”並引出下文作者所自作的歌雲:“望美人兮天壹方”,情感、文氣壹貫。“徘徊”二字,生動、形象地描繪出柔和的月光似對遊人極為依戀和脈脈含情。在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霧氣籠罩江面,天光、水色連成壹片。

遊人這時心胸開闊,舒暢,無拘無束,因而“縱壹葦之所如,淩萬頃之茫然”,乘著壹葉扁舟,在“水波不興”浩瀚無涯的江面上,隨波飄蕩,悠悠忽忽地離開世間,超然獨立。

浩瀚的江水與灑脫的胸懷,在作者的筆下騰躍而出,泛舟而遊之樂,溢於言表。這是此文正面描寫“泛舟”遊賞景物的壹段,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前赤壁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