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山行》,是唐代詩人杜牧創作的壹首詩。
杜牧,人謂之小杜,和李商隱合稱“小李杜”,以別於李白與杜甫。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後世傳誦。註重軍事,寫下了不少軍事論文,還曾註釋《孫子》。
此詩描繪秋日山行所見的景色,展現出壹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壹幅和諧統壹的畫面,表現了作者的高懷逸興和豪蕩思致。
原文如下: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譯文如下:
彎曲的石頭小路遠遠地伸至深秋的山巔,在白雲升騰的地方隱隱約約有幾戶人家。
停下馬車來是因為喜愛深秋楓林的晚景,霜染後楓葉那鮮艷的紅色勝過二月春花。
詞句註釋如下:
⑴山行:在山中行走。
⑵遠上:登上遠處的。寒山:深秋季節的山。石徑:石子鋪成的小路。
⑶生:明萬歷趙宦光刊本《萬首唐人絕句》、明高棅編《唐詩品匯》、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和康熙《禦定全唐詩》作“深”。
擴展資料:
這首詩記述了壹次遠山旅行,其具體創作時間難以確證。作者秋登寒山,有了充滿詩意的發現,於是創作此詩以記之。
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壹幅色彩絢爛、風格明麗的山林秋色圖。詩裏寫了山路、人家、白雲、紅葉,構成壹幅和諧統壹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並列地處於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系在壹起,有主有從,有的處於畫面的中心,有的則處於陪襯地位。
簡單來說,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造氣氛的,起鋪墊和烘托作用。
百度百科——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