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意思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裏長征人未還意思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的意思是在漫長的邊防線上,戰爭壹直沒有停止過,可是去邊防線打仗的戰士還沒有回來。

詩句出自王昌齡的《出塞二首》其壹。

秦時明月漢時關:互文見義,秦漢時代的明月和雄關,即明月和雄關依然和秦漢時代壹樣。

萬裏長征人未還:出關萬裏參加遠地征戍的人都沒有回來。

《出塞二首》是王昌齡早年赴西域時所作。《出塞》是樂府舊題。

秦漢以來,邊關多事,烽火不熄,士兵久戍不歸。詩人關心邊事,同情長期征戰的士兵,認為邊防上的要害問題是將領無用,不能抵禦來犯的敵人,因此借樂府舊題《出塞》作詩以昔諷今。其中第二首詩在《全唐詩》中同時也錄入李白詩作下,作《軍行》。

詩句鑒賞:

詩的首句寫景物,為千古名句,受到歷代學士的激賞。

前人詮釋此句說:“以月屬秦,以關屬漢者,非月始於秦,關起於漢也,意謂月之臨關秦漢壹轍,征人之出俱無還期,故交互其文而為可解不可解之語。讀者以意逆誌,自當了然,非唐詩終無解也。”(唐汝詢《唐詩解》卷二十六)此句互文見義,含蘊豐富深遠。

在時空的大背景上詩人揮灑如椽巨筆,將秦漢以來的千年歷史與當時明月籠罩下的萬裏邊關巧妙地融合起來。從歷史上看,秦漢時起便築城備胡,在千年漫長的歲月中,邊關內外壹直與胡人征戰不斷,如今與戍邊戰士日夜相伴的秦月漢關自然便成為歷史的見證“人”。

次句寫怨情。詩的主人公——久戍邊關的戰士,目睹眼前的景物“明月”、城“關”,不禁觸發起鄉關之思,不禁想起自己的不幸遭遇,以及整個民族的悲劇命運!萬裏長征沒有歸期,古代秦漢已經如此,今天唐代依然如此。

後兩句,以側面烘染的筆法點出詩篇的主題:假如李廣將軍還活著的話,就決不會讓胡馬越過陰山,邊境安定,征人也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了。這裏用“但使”“不教”的假設句對古代英雄人物飛將軍李廣充滿無限景仰之情,對現今將領的諷刺含意不言自明。

此詩悲壯渾成,婉而多諷,因之明代詩人李攀龍稱贊這首詩是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