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夢想 ,引用書中的話: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很多時候迫於現實的壓力,不得不選擇放棄,屈服於安安穩穩、委曲求全的生活。從這種生活中,固然我們能體會其中的舒適和幸福,工作、家庭、朋友,壹切都顯得井然有序、溫暖和諧,甚至為旁人所羨慕。然而有壹天,妳突然發現,這種生活盡管看起來這般美好,自己卻總是茫然若失,夜深人靜時仿佛總會聽到靈魂深處有個聲音在呼喚自己。直到某個靜謐的清晨或傍晚,這種壓抑已久的躁動和不安突然爆發,逼迫自己舍棄壹切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另壹條人生軌道。這份轉變,讓旁觀者錯愕。顯然,能這麽做的人,只是少數,因為內心要足夠堅決,所要付出的代價過於龐大,被生活打磨得棱角模糊的大多數人卻是難以走到這壹步。書中的思特裏克蘭德拋棄事業和家人,離開優渥體面的生活,流浪到異國他鄉開始畫畫生涯,著實為世俗所難以理解和接受。但他之所以這麽做,也只是他對最初夢想的強烈追求,就好像落水的人必須掙紮地爬出來壹樣,否則只會淹死。這也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不論他的畫作如何,他都已經開始掌握自己的命運。 至於這樣做的後果如何,夢想是否能實現,卻是不在考慮之列。有可能被命運眷顧,夢想成真,更有可能余生被噩運填滿。這種無法揣測的不確定會給剩下的日子帶來或好或壞的可能性,但都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躁動的靈魂終於得以安寧。
關於愛情。 因為時代所限,毛姆好像對女性有些或多或少的偏見,盡管如此,他對愛情的理解遠比我們常人看得透徹。
舒適的生活,安穩的陪伴,會讓人誤以為原來這就是愛情。日久的確會生情,但那真的是愛情嗎?這種感情在作者看來,不堪壹擊。或許真正的愛情免不了多巴胺的洗禮,之後雙方的關系才能更加融合穩固。不過,有趣的是,愛情跟婚姻是壹碼事嗎?看完此書後,可能很多讀者都會忽略這個問題。 蔡康永說,婚姻是要以愛情為基礎,但是結婚之後,愛情會慢慢轉化其他東西,例如親情、家庭、責任,感情還會存在,卻唯獨不會是原來雙方認為的愛情。 所以從這個層面來看書中的兩份愛情和婚姻——查理斯夫婦 、施特略夫和勃朗什,就特別值得我們思考。查理斯夫婦,他們的婚姻最初是建立在愛情之上,但這份愛情完完全全地被轉化被消磨得壹幹二凈時,這份婚姻開始岌岌可危,尤其是當背後還有曾經遺失的夢想在作祟時,婚姻變得名存實亡。所以查理斯走得毅然決然,灑灑脫脫。而施特略夫和勃朗什的婚姻正如毛姆所說,根本不存在愛情,勃朗什會跟施特略夫結婚,壹方面是出於施特略夫在困境中救助自己的感激,另壹方面是施特略夫提供的舒適安穩的生活造成了她對愛情的錯覺。壹旦真正的愛情襲來時,這份婚姻以及維系婚姻的這份感情,脆弱不堪,免不了要以悲劇收尾。
另外壹個書中關於愛情的理解,我要說兩句。書中原文是:
這話是施特略夫所說,乍壹聽,好像蠻有道理。但是仔細想想,愛情中如何顧及自尊心,這本身是壹個非常無法度量的事。有時候,妳可以拉下臉面,把自尊心放在壹邊,但更有時候,妳若把自己的自尊心丟在腳下,對方很可能毫不猶豫地把它踩碎。書中的施特略夫正是用他這種愛情觀,把他所有的顏面全部在勃朗什面前丟盡。在這種情況下,我絕對不相信勃朗什會回心轉意,不只是她,絕大部分女人都不會為其所打動,頂多給予點同情,但無關愛情。 如果自己都不珍惜自己,別人怎麽可能把妳當回事?不止在愛情中,任何時候都應該有這點覺悟。
關於人性。 人性是個錯綜復雜的東西。在毛姆書中,沒有刻意強調,也沒有刻意回避,只是展示在我們面前,跟我們壹起思考。
人性對於作家來說,特別有吸引力。所以即使與世俗眼中品格低劣的人相處,書中的“我”也能保持應有的理性和尊重。因為探究這種人性的好奇心遠遠勝於對它做出壹個負面的判斷,然後敬而遠之。用作者的話說就是 “作家更關心的是了解人性,而不是判斷人性” 。毛姆在書中,通過眾多角色,把人性的矛盾之處展現得淋漓盡致:查理斯夫婦本來安安穩穩生活了十六年,突然思特裏克蘭德拋棄家人背井離鄉去遠方畫畫;勃朗什本來跟施特略夫生活幸福而且非常討厭施特略夫,結果突然就背叛施特略夫跟隨了思特裏克蘭德 ;而施特略夫為了挽留住勃朗什不斷地舍棄顏面自我犧牲……這壹切變化充滿戲劇性,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毛姆認為, “卑鄙與偉大、惡毒與善良、仇恨與熱愛是可以互不排斥地並存在同壹顆心裏的” 。當這些矛盾集於壹身時,探究其背後的動機便成了壹件無關道德直指本心的事。這也是書中的“我”壹直在探求的東西。
毛姆在書中除了談及到夢想、愛情和人性之外,貌似也傳達了另壹種處世觀念。書中思特裏克蘭德為了追尋自己畫畫的夢想舍棄壹切,而施特略夫同樣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舍棄壹切。這樣看來,作者是不是想暗示:凡是為了追求某種自認為特別重要的東西——這種東西可能是愛情,可能是夢想,也可能是其他東西,所謂的自尊心、別人眼中的看法、甚至是道德等等全都可以丟到壹邊?作者不做評判,只是呈現。每個人有選擇的自由,當然結局也要自己承擔。
另外,從壹開始,書中的“我”壹直認為跟思特裏克蘭德談道德,就好像跟瞎子談論顏色。沒想到結尾中,醉心於繪畫的思特裏克蘭德染上麻風病,真的成了瞎子,還好他終於得償所願,壁畫已經畫完,顏色才離他而去。月亮,還是六便士,他算是用余生交待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