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鐵樹群:
位於淘金山邀月臺下,這裏的鐵樹學名叫“四川蘇鐵”,是國內最大的四川蘇鐵群,樹齡在800—1000年以上。從古至今,鐵樹開花被視為人間奇觀。但奇妙的是,自1991年淘金山重新開發後,這裏的鐵樹年年開花,但不結果。經專家鑒定,這些鐵樹都是雌性的,沒有壹株是雄性。鐵樹是雌雄異株植物,繁殖即靠自身的球莖長出新芽,而不是靠果實來傳播,生長周期相應就很漫長。 三疊巖:
據考證,在1.5億年前,沙縣發生過火山噴發,淘金山即古火山口,火山噴發時噴出大量熔巖,冷卻後形成巖石,從而形成三疊巖,三塊巨大的巖石如屏風,兀然挺立,氣勢逼人,是淘金山最險峻的地方! 百金圖:
顧名思義,就是壹個大“金”字上刻滿了無數小小的“金”,所以得名“百金圖” 將軍寨:
又名淘金寨,山巔平曠,是明代鄧茂七駐軍的營寨遺址。 十八羅漢:
十八羅漢本來自十六羅漢,他們是釋迦牟尼的十六個弟子,是歷史人物著名的十六羅漢。傳說是受到了佛的囑咐,不入涅槃,常駐世間弘揚佛法,受世人的供養為眾生作福田。後來又增加了兩位,成為了現今的十八羅漢,這後來的兩位,說法不壹,有的說是寫《法住記》的慶友和六譯經家玄奘,還有的說是迦葉市的布袋和尚,最後乾隆皇帝把第十七羅漢定位降龍羅漢,即迦葉尊者,第十八羅漢定為伏虎,即彌勒尊者。 華夏第壹臥佛:又叫錠光佛,是壹尊4公裏長的綠色山體大臥佛,據史料記載,臥佛是洞天巖定光佛睡像。這和名相李綱有關,宋宣和元年即公元1119年,名相李綱因力主解救開封水災,並抵禦北方女真勢力,李綱給宋徽宗上了《論水災疏》,遭權貴嫉恨,被貶到沙縣,洞天巖風景區是李綱經常燕遊休閑之處,有天李綱在縣西大洲看見壹位僧人過溪,足不沾水,憑虛而渡,知是異人就尾隨其後,追至洞天巖,只見僧人側臥石上,似睡非睡,李綱便恭恭敬敬地站在壹旁,待僧人坐起,李綱上前問候,見僧人談吐不凡,就虔誠地詢問前程,僧人就口占四言:“青著立,米去皮,那時節,再光輝”。李綱追問此乃何意,僧人不語,徑直起身出山,飛身過峰,時過六年,即靖康元年,李綱復出,任兵部侍郎,尚書左丞,至靖康二年,李綱任丞相。那時才恍然大悟。原來“青著立”就是靖字,“米去皮”即“糠”諧音“康”字,這四句話聯在壹起就是說李綱會在靖康年間再光輝(復出),宋時人們為了紀念這壹段故事,就在洞天巖李綱遇仙處鑿就錠光佛,也就是那位僧人,許多老壹輩的還記得那尊臥佛,且據說是很靈驗的。可惜五十年代由於建設鷹廈鐵路,此造像沒有保存下來。臥佛造像是1992年11月吉日擇淘金山巨巖,延請惠安龍山石研所重雕,歷時16月,臥像長38米,寬10米,高11米,堪稱華夏第壹臥佛。 佛光舍利塔:塔身通高為71.8米,寶塔***分九層(不含地宮),外表采用雕刻花崗巖建造,突出仿宋代木結構風格,外墻設有大小石雕聖像108尊,塔內設有千尊銅佛,是目前國內最高的石雕寶塔。內用筒型混凝土結構及預埋幹掛式支撐連接,外飾鬥拱、回廊、屋檐、欄板等采用石材石雕榫卯結構接合,使塔心內外建築應力相融壹體。 寶塔每單數層以東南西北四個門分別雕刻佛教題材圖案,與舍利寶塔的功能相應,每雙數層錯開門位,***雕刻佛像、菩薩、天王、力士等浮雕聖像108尊。整座寶塔承唐風宋刻的八角九層樓閣藝術形式,融現代審美理念及佛家的思想、文化美學內蘊於其中,使舍利寶塔更具當代性與新穎性,體現佛教建築藝術的新發展。 寶塔由臺灣古建設計師林忠明先生主持設計,鼎立雕刻藝術總監、中國石雕藝術大師王向榮先生帶領團隊進行深化設計、雕刻制作和安裝施工。預計項目總投資2億元以上,淘金山舍利塔現為福建省最大的釋迦摩尼舍利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