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八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八回

卻說諸葛亮放了孟獲後,眾將都入帳問:“孟獲是南蠻魁首,現在好不容易擒拿到他,南方就要安定下來,丞相為什麽放了他?”諸葛亮笑道:“我擒拿這個人如同探囊取物。我是讓他們真心降服,南方自然平定。”眾將聽了後全都不信。

當天孟獲來到瀘水邊,正遇到手下敗回的蠻兵,都前來尋找他們的大王。眾蠻兵看到孟獲後十分驚喜,拜問道:“大王是怎麽回來的?”孟獲說:“蜀軍監押我在大帳中,被我殺死了十多人,乘著黑夜逃走。正行進間,碰到壹名哨馬軍,也被我殺了,奪了他的馬匹,所以得脫。”眾蠻兵大喜,簇擁著孟獲渡過瀘水,紮下寨柵,集合各洞酋長,陸續召集原來放回的蠻兵,***湊齊了十多萬人。這時董荼那、阿會喃早已在洞中了。孟獲派人去請,兩人害怕孟獲,只好帶領著洞兵前來。

孟獲傳令說:“我已經知諸葛亮的計謀了,咱們不要和他們交戰,只要壹交戰就會中了他的詭計。他們川軍遠來勞苦,況且天氣立即轉為炎熱,他們能夠支撐多久?我們有這瀘水之險,將船筏全部拘押在南岸,這壹帶都築起土城,深溝高壘,看諸葛亮還有什麽智謀!”

眾酋長聽從孟獲之計,把所有的船筏全部收攏到南岸,築起壹帶土城:依山傍崖之地高搭敵樓,樓上多擺設弓弩炮石,準備持久之計,糧草全由各洞供運。孟獲以為這是萬全之策,坦然不憂。

卻說諸葛亮領兵大進,前軍已到瀘水邊上,哨馬飛報說:“瀘水附近沒有船筏,水勢很急,對岸壹帶已經築起了土城,都有蠻兵守把。”這時已經到了五月,天氣炎熱,南方之地格外酷熱,軍馬衣甲都不能穿得。諸葛亮親自到瀘水邊察看後回到本寨,聚集眾將在大帳中,然後傳令說:“現在孟獲兵屯瀘水之南,深溝高壘,以抗拒我軍。我軍既然來到這裏,怎麽能夠空回?妳們要各領軍兵,依山傍樹,揀林木茂盛之處將息人馬。”

諸葛亮派遣呂凱離瀘水百裏,揀蔭涼之地分別紮下四個寨子,派王平、張嶷、張翼、關索各自守衛壹寨,內外都搭草棚,遮蓋馬匹,將士乘涼,以躲避暑氣。

參軍蔣琬看到了,進入帳中問諸葛亮:“我看呂凱所造的寨很不好,正犯了當年先帝敗於東吳時的地勢,倘若蠻兵偷渡瀘水來劫寨,如果他們采用火攻,我們怎樣解救?”諸葛亮笑道:“先生不要多疑,我自有妙算。”蔣琬等人都不知道諸葛亮的意圖。

忽然有人報告蜀中派馬岱帶解暑藥和糧米來到,諸葛亮命馬岱進入。馬岱參拜完畢後,壹面將米藥分發給四寨。諸葛亮問:“妳這次帶了多少軍兵?”馬岱回答:“有三千軍兵。”諸葛亮說:“我這邊軍兵經過多次戰鬥十分疲勞,想用妳的軍兵,不知道妳肯向前嗎?”馬岱說:“都是朝廷軍馬,怎麽能分彼此?丞相要用,我雖死不辭。”諸葛亮說:“現在孟獲拒住了瀘水,我們無法渡過。我想先截斷他們的糧道,讓他們軍兵自亂。”馬岱問:“怎樣截斷?”諸葛亮說:“離這裏壹百五十裏處是瀘水上遊,那個地方水流緩慢,可以紮起竹木筏渡過。妳帶領著本部軍兵渡水後直搗蠻洞,先斷其糧草,然後會合董荼那、阿會喃兩個洞主作為內應,不得有誤。”

馬岱欣然領令前往,到了沙口後驅兵渡水。因為看到水淺,大半都不上木筏,只是裸衣渡過,渡到壹半時都倒了下去,馬岱急忙派人搶救上岸,卻全都口鼻出血而死。

馬岱大驚,連夜回去報告諸葛亮,諸葛亮立即叫來當地向導詢問。當地人說:“現在正是炎熱天,毒聚瀘水,白天熱時毒氣蒸發上來。如果有人渡水必定中毒,如果有人喝了這水,這人也必死無疑。我們當地要要渡水時,要在夜靜水冷時,毒氣不起,吃飽飯後再渡,才能無事。”

諸葛亮讓當地人引路,又挑選精壯軍兵五六百人,跟著馬岱來到瀘水沙口,紮起木筏,半夜間渡水,果然再沒有人傷亡。馬岱領著兩千精壯軍兵,讓當地人引路,直取蠻洞運糧總路口夾山峪。那夾山峪兩下是山,中間有壹條路,只容納下壹人壹馬通過。馬岱占了夾山峪後,分撥軍士立起寨柵。洞中人並不知道,還是運送糧草來到,被馬岱前後截住,奪得糧草壹百多車,蠻兵急忙報到孟獲大寨中。

這時孟獲在寨中,終日飲酒取樂,不理軍務。他對眾酋長說:“我如果和諸葛亮對敵,必中奸計。現在我就依靠這瀘水之險,深溝高壘拒敵。他們肯定受不過這酷署炎熱,必定會退走。那時我再和妳們隨後追擊,壹戰可擒獲諸葛亮。”說完後哈哈大笑。

忽然班列內有壹酋長說:“上遊沙口水淺,倘若蜀軍偷渡過來後,很是厲害,我們應當分兵守把。”孟獲笑道:“妳是本處土人,連這也不知道?我正要等著蜀軍前來渡水,只要渡水必定死在水中。”酋長又問:“倘若有當地人說給他們夜渡之法,我們應當怎麽應對?”孟獲說:“不必多疑。我境內之人,哪裏會有協助敵人的?”

正說話之間,忽然有人報告不知有多少蜀軍,偷偷渡過了瀘水,切斷了夾山峪糧道,打著“平北將軍馬岱”的旗號。孟獲笑道:“諒這壹小輩,有什麽值得稱道的!”孟獲立即派遣副將忙牙長,帶領三千軍兵直奔夾山峪而去。

卻說馬岱看到蠻兵已到,於是將兩千軍兵擺在山前。兩陣對圓,忙牙長出陣和馬岱交鋒,只壹個回合,被馬岱壹刀斬於馬下。蠻兵大敗退回,去見孟獲報告了戰事。孟獲召喚眾將問:“誰敢前去抵敵馬岱?”話音未落,董荼那出列說:“我願意前往。”孟獲大喜,於是撥付三千軍兵命董荼那前去。孟獲恐怕有人再渡瀘水,立即派遣阿會喃帶領三千軍兵前去守把沙口。

卻說董荼那領著蠻兵到了夾山峪紮下營寨,馬岱領兵迎戰。部隊中有軍兵認出是董荼那,說給馬岱如此如此。馬岱縱馬向前大罵道:“無義背恩之徒!我們丞相饒了妳的性命,現在又來背叛,真不知道羞恥!”董荼那滿面慚愧,無話可答,不戰而退,馬岱掩殺壹陣退回。

董荼那回去見孟獲說:“馬岱英勇,我抵敵不住。”孟獲大怒說道:“我知道妳受了那諸葛亮之恩,所以不戰而退,簡單是賣主求榮!”喝令左右推出斬了。眾酋長再三求告,這才免死。孟獲命令武士把董荼那打了壹百大棍後放回本寨。很多酋長都去對董荼那說:“我們雖然久居蠻方,但壹直沒有進犯中國,中國也沒有侵犯我們。現在我們因為孟獲勢力相逼,不得已而造反。想那諸葛亮神機妙測,連曹操、孫權都十分害怕,何況我們這些蠻方之人?況且我們都受了諸葛亮活命之恩,沒有什麽可以回報。我們想舍壹死命,殺了孟獲去投奔諸葛亮,以免除洞中百姓塗炭之苦。”董荼那說:“不知道其他人的意思怎樣?”中間多數是被諸葛亮放回的人,壹起同聲應道:“我們都願往!”

於是董荼那手執鋼刀,領著壹百多人,直奔大寨而來,這時孟獲正大醉在帳中。董荼那領著眾人持刀闖入,帳下有兩將侍立著。董荼那用刀指著兩人說:“妳們也都受過諸葛丞相活命之恩,應當報效才是。”兩將說:“不需要將軍親自下手,我們這就去生擒孟獲獻給丞相。”於是壹起入帳,將孟獲綁縛已定,押解到瀘水邊上,駕船直到北岸,派人報告諸葛亮。

卻說已有細作探聽到了這件事情,於是諸葛亮密傳號令,讓各寨將士整頓軍器,這時才讓酋長首領押解著孟獲進來,其余都回本寨聽命。董荼那先到中軍去見諸葛亮,詳細說明情況。諸葛亮重加賞賜,用好言撫慰,讓董荼那領著眾酋長回去了,然後命令刀斧手推著孟獲進入大帳。

諸葛亮笑道:“妳前者有言:只要再擒拿住妳,便肯降服。現在怎樣?”孟獲說:“這次不是妳的本事,這是我手下人自相殘害,才導致這樣,我怎麽肯服氣!”諸葛亮說:“我現在再放妳回去,怎麽樣?”孟獲說:“我雖然是蠻人,也很了解兵法。如果丞相真的肯放我回洞中,我要再次率兵決壹勝負。如果丞相能夠再次擒得住我,我那時才會傾心吐膽歸降,再也不敢造反。”諸葛亮說:“再次生擒了,如果再又不服,必定不會輕饒。”命令左右解開綁繩,仍然賞賜酒食,列坐在大帳之上。

諸葛亮說:“我自出茅廬後,戰無不勝,攻無不取。妳們蠻邦之人為什麽不服?”孟獲默然無語。諸葛亮在酒後召喚孟獲壹同上馬出寨,觀看諸營寨柵所屯的糧草和軍器。諸葛亮指著對孟獲說:“妳不肯降我,真是愚人。我現在有這麽多的精兵猛將和糧草兵器,妳憑什麽勝我?妳如果早早歸降,我奏報天子,妳還不失王位,子子孫孫永鎮蠻邦。妳意下如何?”孟獲說:“我雖然肯降,怎奈洞中之人都不肯心服。如果丞相肯放我回去,我這就去招安本部人馬,同心合膽,才能歸順。”諸葛亮聽完大笑,又和孟獲回到大寨。飲酒到了很晚,孟獲辭別而去。諸葛亮親自送到瀘水邊,用船只送孟獲上岸歸寨。同時交代讓董荼那、阿會喃趕緊帶人逃走。

孟獲回到本寨後,先在帳下埋伏下刀斧手,派心腹人到董荼那、阿會喃寨中,只說是諸葛亮有使命來到,好將兩人誆騙到大寨帳中全部斬殺。傳令的不壹會回來報告,說這兩人早帶著所部跑回老家去了。

孟獲沖沖大怒,立即派親信守把住隘口,親自領軍出了夾山峪,要和馬岱交戰,卻並不見壹人。詢問當地土人,都說昨夜搬運糧草渡過瀘水回歸大寨去了。孟獲再回到洞中,和弟弟孟優商議說:“如今諸葛亮軍中的虛實我全都知道了,妳們可以去如此如此。”孟優領了兄長之計,帶領著壹百多名蠻兵,帶上金珠、寶貝、象牙、犀角等稀有物品,渡過了瀘水,前去投奔諸葛亮的大寨。

剛剛過河時,前面鼓角齊鳴,壹彪軍馬擺開,為首大將正是馬岱,孟優大驚。馬岱詢問他們來的意圖,讓他們在寨外聽令,派人去報告諸葛亮。諸葛亮正在帳中和馬謖、呂凱、蔣琬、費祎等人商議平蠻之事,忽然帳下壹人,報告說孟獲派弟弟孟優來進獻寶貝。諸葛亮回頭問馬謖:“妳看他們的意圖成功?”馬謖說:“我不便明說。容等我寫在紙上後呈給丞相,看看切合鈞意嗎?”諸葛亮答應。馬謖寫完後呈給諸葛亮,諸葛亮看完後撫掌大笑道:“擒拿孟獲之計,我已經定下了。妳的見解正和我相同。”

諸葛亮召喚趙雲進入,到耳邊吩咐如此如此。又召喚魏延進入,也是低語吩咐。又召喚來王平、馬忠、關索進入,都秘密進行吩咐。

各人都領了計策,全都前去準備,這才召孟優入帳。孟優拜倒在帳下說:“家兄孟獲感念丞相活命之恩,沒有什麽東西奉獻,準備了金珠寶貝若幹,權當作為犒賞三軍之資。以後還會有別的禮品進貢天子。”諸葛亮說:“妳兄長現在在哪裏?”孟優說:“他很感念丞相天恩,前往老家銀坑山中收拾寶物去了,不壹會兒便會回來。”諸葛亮問:“妳***帶了多少人來?”孟優說:“我不敢多帶。只帶了隨行壹百多人,都是來搬運貨物的。”諸葛亮讓他們進入帳中觀看,都是青眼黑面、黃發紫須、耳帶金環的身高體壯軍士。諸葛亮命令全都隨席而坐,安排眾將勸酒,殷勤接待。

卻說孟獲在帳中專等兄弟孟優回音,忽然報告有兩人回來了,急忙召入詢問,兩人都說:“諸葛亮收了禮物大喜,將隨行之人全部喚入帳中,殺牛宰羊設宴款待。二大王令我來密報大王,今夜二更,裏應外合以成大事。”孟獲聽到後十分歡喜,立即點起三萬蠻兵,分成三隊。孟獲吩咐各洞酋長說:“各軍要帶齊火具。今晚到了蜀寨時以放火為信號。我親自攻取中軍,誓要擒拿住諸葛亮。”眾蠻將受了計策後,在黃昏時分渡過瀘水前往。

孟獲帶領心腹蠻將壹百多人,直奔諸葛亮大寨,在路上並沒有壹名軍兵阻擋。到了寨門後,孟獲率眾將驟馬沖入,卻是壹座空寨,並不見壹人。孟獲撞入中軍後,只見帳中燈燭輝煌,孟優和眾蠻兵全部醉倒。原來孟優被馬謖、呂凱兩人款待,命令樂人表演雜劇,殷勤勸酒,酒中下了蒙汗藥,全都昏倒了,看上去就像醉死壹樣。

孟獲進入帳中察看,中間有幾名稍微清醒的,只能指著嘴卻說不出話來。孟獲知道中計,急忙救醒了孟優等壹幹人,正待要退回中隊時,前面喊聲大震,火光驟起,蠻兵各自逃竄。壹彪軍馬殺到,正是蜀將王平。孟獲大驚,急忙奔向左隊時,火光沖天,壹彪軍馬殺到,為首蜀將正是魏延。孟獲慌忙朝右隊奔去,只見火光又起,又壹彪軍馬殺到,為首蜀將正是趙雲。三路軍夾攻將來,四下裏無路。孟獲舍棄了軍士,匹馬奔瀘水而逃。看到瀘水上有數十名蠻兵駕壹葉小舟,孟獲命令船只靠岸。連人帶馬剛剛上船時,壹聲號令起,將孟獲捆住。原來馬岱受了計策後,領本部兵扮作蠻兵撐船在這裏,誘擒了孟獲。

諸葛亮招安蠻兵,投降的無數。諸葛亮壹壹撫慰,並不加傷害,就命令救滅了余火。不壹會工夫,馬岱押解著孟獲來到,趙雲押解著孟優來到,魏延、馬忠、王平、關索押解著很多酋長來到。

諸葛亮指著孟獲笑道:“妳先命妳弟弟送禮詐降,如何能夠歁瞞得了我!這次又被我擒拿,妳服氣了沒有?”孟獲說:“這次我因為我弟弟貪圖酒食,誤中了妳的毒計,因此誤了大事。如果我親自前來,我弟弟作為接應,必能成功。這是天敗我,不是我本事不濟,我如何肯服氣!”諸葛亮說:“現在已經三次了,妳怎麽還不肯服?”孟獲低頭無語。

諸葛亮笑道:“我再放妳回去壹次。”孟獲說:“丞相如果肯放我兄弟回去,我們收拾下家下親丁,和丞相大戰壹場。那時擒得了,才能死心塌地投降。”諸葛亮說:“如果再擒拿住了,必定不會輕饒。妳要小心在意,勤攻韜略之書,再整親信之士,早用良策,到時候不要再後悔。”隨後下令武士解開繩索,放走孟獲、孟優和各洞酋長,孟獲等人拜謝去了。

這時蜀軍已經渡過瀘水。孟獲等人剛過了瀘水,只看到岸邊陳兵列將,旗幟紛紛。孟獲經過營前時,馬岱高坐,用劍指著他說:“再次拿住,必不輕放!”孟獲到了自己大寨時,趙雲早已襲取了營寨,布列兵馬。趙雲坐在大旗之下,按劍說道:“丞相這樣等妳,妳不要忘記大恩!”孟獲喏喏連聲而去。

孟獲將要出界口山坡時,魏延帶領壹千名精兵擺在坡上,勒馬厲聲叫道:“我現在已經深入妳的巢穴,奪占了妳的險要之地。妳如果還執迷不悟,抗拒大軍,再壹回拿住了碎屍萬段,決不輕饒!”孟獲等人抱頭鼠竄,直奔本洞銀坑山逃去。後人有詩贊嘆道:

卻說諸葛亮渡過了瀘水後紮下營寨,大賞三軍,聚集眾將在帳下說:“孟獲第二次被擒時,我故意讓他看我們各營虛實,就是想讓他前來劫營。這孟獲很知曉兵法,我用兵馬糧草炫耀,實際上讓孟獲看出我的破綻,他必定會用火攻。他派他的弟弟來詐降,是想作為內應。我三次擒住他卻不殺他,只是想讓他心悅誠服。我現在把這些告訴大家,妳們要不辭辛勞,用心報效國家。”眾將拜伏說:“丞相智、仁、勇三者足備,雖然子牙、張良不能及。”諸葛亮說:“我怎麽敢妄言超越古人?這些都依賴大家盡力,***成功業。”帳下眾將聽到諸葛亮說出這話,全都喜悅。

卻說孟獲受了三擒之氣,憤憤然回到老家銀坑洞中,立即派心腹人送金珠寶貝,前往八番九十三甸等處,借來牌刀獠丁軍健數十萬人,各隊人馬齊備後,都聽候孟獲調用。

伏路軍兵探聽到這消息後,立即來報告諸葛亮,諸葛亮笑道:“我正想讓蠻兵全部聚齊,好壹起收降。”坐上小車前行。

黃其軍

? 作於2018年10月17日(古歷九月初九)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七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六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五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

白話《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