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先抑後揚什麽意思

先抑後揚什麽意思

先抑後揚,也叫欲揚先抑,是壹種寫作手法,指為肯定某人、事、景、物,先用曲解或嘲諷的態度盡力去貶低或否定它的壹種構思方法。

舉個例子,妳本來不喜歡某個人,看到他的樣子,就很討厭。但是,壹次偶然的機會,妳發現這個人並非妳想象的那樣生厭。這個人忠厚老實,講誠信;這個人心地善良,有愛心;這個人勇敢堅強,不畏強暴;這個人做事有毅力,不輕言放棄。

種種“這個”讓妳慢慢改變了對他的看法,變得喜歡上了他,而且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這種由討厭,到喜歡,再到“相見恨晚”的情感變化過程,就叫做“先抑後揚”。

欲揚先抑的作用

運用先抑後揚的寫作方法可以使情節多變,形成波瀾起伏之感,造成鮮明對比。容易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先寫壞的,後寫好的,就好像山峰要用低谷來襯托。

“揚”和"抑",在藝術上都是壹種強調手段。古人做文章強調“蓄勢”,講的也是欲揚先抑、先抑後揚的道理。運用這種方法,作者在構思與寫作過程中,要註意抑揚前後應具有對照性,而且大多是采用相反對立的形式構成對照。

另外,對於抑揚兩者,不可等量齊觀,而是應該重在後揚。抑,起的是襯墊作用。這裏的比例、分量的掌握,只能通過自己不斷的寫作實踐,去細細地體會、揣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