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需要什麽樣的心理暗示呢?什麽樣的心理暗示可以讓我們達到心理流暢的狀態呢?考試要想超常發揮,知識是硬件,心態是軟件;越臨近考試,心態越是關鍵;考試成績好,考試心態是關鍵。所以,每次考試前,大家都要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
考試前積極暗示方法1:食物暗示
比如說,山楂汁果茶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因為妳喜歡這種果茶,喝了之後就感覺渾身舒坦,就有壹種力量。經過妳不斷強化,不斷給自己這樣壹種信心,最後這種果茶就成了壹種“神水”,有神妙的作用。但是這需要有個練習的過程。
有個高考狀元說:臨行喝碗蒙牛奶,大家感覺氣昂昂。就是因為他老喝這種奶,最後產生壹種暗示作用。樣板戲《紅燈記》當中有句臺詞,是典型的實物暗示。當初,李玉和要被憲兵隊長拉走之前,母親給他端了壹碗酒,李玉和喝完就唱:“臨行喝媽壹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
更多高考考前心理輔導: /gaokaoxinli/
考試前積極暗示方法2:音樂暗示
就是聽自己最喜歡的曲子,聽了馬上進入壹種忘我的狀態或興奮、愉悅的狀態。音樂壹響,就馬上把妳引入這樣壹種狀態,就是建立壹個條件反射。
考試前積極暗示方法3:語言暗示
有壹句話叫“堅持就是勝利”。做題出現困難,情緒會受影響,不能專心致誌去答題,妳閉上眼睛,默誦“堅持就是勝利”,最後真的勝利了。壹次考試產生感覺,兩次考試加上壹點,好多次考試積累下來,壹煩,就想“堅持就是勝利”,就可以很快達到自我調適狀態。
考試前積極暗示方法4:情景暗示
想像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馬上心情就平靜下來。比如外地同學想考到北京,可以想像去北京頤和園兜壹圈,馬上感覺就來了。例如北宋仁宗年間,四川眉州有兩兄弟,在父親帶領下到汴京參加科舉考試。考前的晚上,兩兄弟向父親討教該如何面對第二天的考試。父親就說,妳只當去聽大戲,感覺就對了。
在那個年代,聽戲是逢年過節才有的好事,是最愉悅的情緒體驗。所以第二天兩兄弟懷著期盼的心情上了考場,結果是超常發揮,壹舉登科。這兩兄弟就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和蘇轍,他們的父親蘇洵,也是壹個大文學家。這個故事說明了情景暗示的作用。 c_k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