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普法法師的重建瑞竹巖寺

普法法師的重建瑞竹巖寺

1987年,普法法師學業已滿,他在八閩首剎鼓山湧泉寺受三壇大戒,時任福建省佛協會長、南普陀寺方丈兼任鼓山湧泉寺方丈的妙湛法師為其傳戒。普法在南普陀寺住寺和在閩南佛學院求學期間,遵守佛門規儀,勤奮好學,勇猛精進,這壹切都被妙湛法師看在眼裏,他認為,普法菩提根正,是可造就佛門之棟材。於是,在普法受完戒後,妙湛法師為考查他的辦事能力,把他派往閩南漳州去重興瑞竹巖寺。

漳州瑞竹巖寺,位於古漳州府著名險隘”萬松關”東面。唐五代時,高僧楚熙禪師辟於此,初名”德雲庵”。傳說楚熙禪師刳竹引泉,使枯竹生筍竹心不死枝枝綠,謂為瑞象,故更名為瑞竹巖寺。抗戰期間,當代高僧弘壹法師曾在此修行,並撰有(瑞竹巖記)壹書傳世。但歷經千年的古剎,大部分已經坍塌,只剩殘墻斷垣,或僅存盤柱基石,滿目瘡痍,百廢待興。

面對重重艱難,普法法師沒有退卻,他決心身體力行實踐佛陀教悔,開始了苦行僧的生活。他獨自壹人,搭建草庵,墾荒、修路,種些番薯、瓜果,自炊自洗,渴飲山泉,饑食瓜果,勤耕不息。在那段時間裏,他基本上是影不出山,跡不入俗,幾乎過著隱居的生活。遇上春天梅雨季節和春秋暴風雨天氣,糧食中斷,只能食野果充饑。當地信眾見千年古剎瑞竹巖寺又生煙火,並知道普法法師創業的艱難,便隔三差五地上山送大米、幹糧等,幫他渡過難關。回憶那段艱難歲月,普法法師感慨萬千。他說,盡管當時物質極度貧乏,但每想起佛陀的教悔,心裏仍感快樂。

對瑞竹巖寺的重建,普法法師委托龍海市建築設計院對寺院進行全面規劃和設計,其艱苦創業、再振千年古剎瑞竹巖寺雄風的消息傳到南洋,其師父廣洽法師給予大力資助。1991年,在普法法師的努力下,祖師殿重建落成。1993年以後,在妙湛法師的幫助下,普法法師進行了大規模的籌資,對瑞竹巖寺進行了全面的復建和擴建。

如今,不僅已完成萬松關古城墻口的建設,而且壹條水泥路從寺門前壹直鋪到山下。同時已建成了祖師殿、大雄寶殿、華嚴殿、方丈樓、臥佛殿及西廂房等六大建築,重塑了金身菩薩,氣勢雄偉、金碧輝煌。在華嚴殿重建落成後,普法法師遂揮筆撰寫了壹幅對聯:“法鎮三江溪聲廣說無盡意;教施八閩竹音遍唱不二門”以表述自己內心的喜悅。為紀念師父資助重建古剎的恩德,普法法師特地在寺正門廣場的東北角建造了壹座高四層的六角亭為“廣洽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