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怎麽解釋這句話?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怎麽解釋這句話?

這句話的意思是僅僅是供養兒女吃穿,而不好好教育,是父母的過錯。只是教育,但不嚴格要求就是做老師的懶惰了。為人子女如果不用心學習,是不對的;年紀小的時候,不肯努力、用功學習,等到年紀大了,還能有什麽作為。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出自中國傳統啟蒙教材《三字經》,《三字經》是宋朝王應麟(存疑)先生所作,內容大都采用韻文,每三字壹句,四句壹組。

擴展資料

《三字經》賞析:

《三字經》內容的排列順序極有章法,體現了作者的教育思想。作者認為教育兒童要重在禮儀孝悌,端正孩子們的思想,知識的傳授則在其次。訓導兒童要先從小學入手,即先識字,然後讀經、子兩類的典籍。經部子部書讀過後,再學習史書。

《三字經》以三言形式出現,讀起來輕松愉快,更符合兒歌特點,明朝趙南星稱其“句短而易讀,殊便於開蒙”,故此為蒙學第壹書。《三字經》在古代被稱為“小綱鑒”,可以將零散的知識貫穿起來,使讀書積累的百科知識,得以納入壹個清晰知識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