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什麽意思啊

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什麽意思啊

意思:遠行千裏越過河山去爭奪別人的國都,趙軍在城裏應戰,諸侯軍在城外攻擊,裏應外合,內外夾擊,戰敗秦軍是必定無疑的。

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七十列傳·白起王翦列傳》

節選:

武安君言曰:“邯鄲實未易攻也。且諸侯救日至,彼諸侯怨秦之日久矣。今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國內空。遠絕河山而爭人國都,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破秦軍必矣。不可。”

翻譯:

武安君進言道:“邯鄲委實不易攻下。而且諸侯國的救兵天天都有到達的,他們對秦國的怨恨已積存很久了。現在秦國雖然消滅了長平的趙軍,可是秦軍死亡的士兵也超過了壹半,國內兵力空虛。遠行千裏越過河山去爭奪別人的國都,趙軍在城裏應戰,諸侯軍在城外攻擊,裏應外合,內外夾擊,戰敗秦軍是必定無疑的。這個仗不能打。”

擴展資料

《白起王翦列傳》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創作的壹篇文言文,收錄於《史記》中。該篇是戰國末期兩位著名秦國將領白起和王翦的合傳,傳文全面、簡要地記述了他們的事跡。

白起指揮過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余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壹蹶不振。長平壹戰壹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壹代名將的基礎。

後來,白起遭秦相範睢嫉妒,遂稱病不起,先被貶為士卒,後被迫自殺。司馬遷運筆至此,《史記》的核心價值觀彰顯無疑:缺乏人性的牛人無法得到歷史的原諒,更無法面對自己良心的拷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