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類能力:
讓孩子按性質和用途分類整理自己的玩具和衣物,如將書本類,玩具類,內衣類和外衣類等分開,把各種圖片分類,還可以按大小,形狀,高矮,時間,材料分類等等,這種訓練可以幫助孩子的思維從具體進入抽象,而具有抽象概括能力,是孩子智力發展的壹個飛躍。
2、解決問題的能手:
包括思維能力和技術技巧,當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能解決的問題時,不要立即告訴他怎麽辦,而是讓他想壹想應該怎麽辦,並盡力為他提供解決問題的條件,天長日久,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逐漸提高了。
3、比較能力:
培養孩子發現相似事物中的不同點和不同事物中的相似點的能力,比如狗和兔都有四條腿,以及眼、尾、嘴,但腿的長短,外型、結構不同,眼、尾、嘴的形狀等也都不同,另外還要註意,事物相似性越大,要找到不同點,就需要更精細的比較能力,而事物的差異越大,他們的不同點就越多,要進行比較就要更全面。
4、序列化能力:
經常用壹些可以排列的物體,讓孩子按高矮、大小、長短、厚薄等某種特性做順序排列。訓練序列化能力的關鍵,是要有壹種“甲比乙高,乙比丙高,所以甲比丙高”的邏輯思維的傳遞能力。孩子壹般5周歲前只能用壹個高的比較壹個矮的,6周歲左右就逐漸能夠按高矮進行排列了。
5、邏輯判斷和推理能力:
讓孩子看放在壹盆水中的各種小東西,教他判斷哪些東西會沈、哪些東西會浮,然後教他從個別到壹般的推理。如小木偶會浮起,因為它是木質的,小木片、積木等但是木質的,所以它們都會漂浮,這種推理還可以進壹步延伸,如“這些東西不漂浮,所以他們不是木質的”。通過這種形象化的教育,孩子能逐步掌握初步的邏輯,判斷推理能力。父母還可以引導他分析、解釋自然和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逐步提高他的邏輯,判斷推理能力。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