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沆瀣壹氣是什麽意思沆瀣

沆瀣壹氣是什麽意思沆瀣

沆瀣壹氣,漢語成語,拼音是hàng xiè yī qì ,原比喻氣味相投的人聯結在壹起,後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結在壹起。

沆瀣這個詞,本義是夜間的水氣,但用在沆瀣壹氣此成語中就是貶義詞,該成語出自出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榜;談者稱‘座主門生;沆瀣壹氣’。”意思是崔沆中榜,評論的人覺得他和考官崔瀣勾結壹起,所以調侃到沆瀣壹氣,後人則用來比喻臭味相投的人互相勾結。

擴展資料

沆瀣壹氣成語典故

唐代盛行科舉制度,當時的讀書人都爭著參加科舉考試,考中了就能做官。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 875 年) , 在京城長安舉行壹次規模很大的考試, 許多讀書人紛紛來到長安應考。考生中有個人名叫崔瀣,頗有才學。 主考官崔沆連日批閱考卷,批到崔瀣的卷子,大為贊賞,連聲叫好。發榜那天,許多人圍榜觀看,有的還高聲地念著名單。突然,有個人向站在他身旁的崔瀣連聲道喜,原來崔瀣榜上有名,考中了。

按當時規矩,科舉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崔瀣不免要以門生的身份,鄭重其事地前去拜謁“恩師”崔沆。 真是巧得很,主考官叫崔沆,門生叫崔瀣,這“沆瀣”二字,本意是指夜間的水氣、霧露, 如今剛好在兩人的名字上合到壹塊,實在難得。壹時,許多人聚在崔府門前,看個熱鬧。人們指指點點,津津樂道,於是,愛湊趣的人把這兩個字合在壹起編成兩句話:“座主門生,沆瀣壹氣。”意思是,他們師生兩人像是夜間的水氣、霧露連在壹起。

本來這是壹句玩笑話,並不含貶義,崔沆、崔瀣也不存在營私舞弊的情況,不過後來有人聽說崔瀣中舉後很快就得到很好的官職,遭到他人質疑,於是便把“沆瀣壹氣”的說法暗指他們倆有私人關系。漸漸地,"沆瀣壹氣“從壹句玩笑話變成了壹個含貶義詞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