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作為具有極高研究價值的人類 文化 原典之壹,深刻的體現了華夏民族博大精深的 傳統文化 。我為大家整理了論語《泰伯篇》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歡。
論語《泰伯篇》
作者:佚名
子曰:?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
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君子篤於親,則民興於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曾子有疾,召門弟子曰:?啟予足,啟予手。《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夫,小子!?
曾子有疾,孟敬子問之。曾子言曰:?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
曾子曰:?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
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裏之命,臨大節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子曰:?好勇疾貧,亂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亂也。?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子曰:?三年學,不至於谷,不易得也。?
子曰:?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子曰:?師摯之始,《關雎》之亂,洋洋乎盈耳哉!?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願,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子曰:?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 文章 !?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亂臣十人。?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唐虞之際,於斯為盛;有婦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
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乎黼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
論語《泰伯篇》翻譯:
孔子說:?泰伯可以說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幾次把王位讓給季歷,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適的詞句來稱贊他。?
孔子說:?只是恭敬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徒勞無功;只是謹慎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畏縮拘謹;只是勇猛而不以禮來指導,就會說話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親屬,老百姓當中就會興起仁的風氣;君子如果不遺棄老朋友,老百姓就不會對人冷漠無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