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部電影,用“看懂沒看懂”來評價,通常是個沒禮貌的說法,對於壹部電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所謂影評,是他人的看法,可能有參考也可能沒有。好的影評,往往是提醒了自己所沒有註意到的角度、另外的看法,加深了對壹部電影的理解。
看壹部電影的意義,目的不是要懂得電影,而是透過對電影的剖析,去懂得人生,或者是,也沒這麽復雜,所謂意義,就是純娛樂、造夢。
去看了《後會無期》後,不著急寫影評,壹來是時間問題,二來是,我從來不急於寫,沈澱上幾天,再感受壹下。人剛從影院裏出來的時候,固然有些沖動,但那種“瞬間感受”,有時候,作不得準。
在當時,我看完電影後,打分是“還行”。
現在,卻會偏向“推薦”壹點,不過不會重打,因為的確並沒到“推薦”那個級別。
壹個導演,初做導演,往往有非常明顯的生硬痕跡。趙薇導演《致青春》,基努裏維斯導演《太極俠》都是這樣,韓寒初導《後會無期》,也是如此。
因為初導,把握不準觀眾,也把握不好表達的分寸和藝術,所以著急,恨不得把吃的全端出來招待觀眾。
不過,就初導來說,這個成績,也算不錯了。我指的不是票房,是我對這部片子的看法。
好壹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幹凈!
看完電影走出影院,覺得眼前的城市有點陌生,我明白,肯定是有點觸動。
之後的幾天裏,我回想最深的感覺是什麽。
壹個詞,“蒼涼”。各種烈火烹油鮮花著錦,過後,就是蒼涼。如果我的人生,沒有走到某個階段,我也不懂什麽叫蒼涼。
妳可以看著東極島出現了想像中的繁華、無數個東極島,不斷有新生的人類、新生的城市,然而那個底子,透著蒼涼。
眼見它起高樓,眼見它宴賓客,眼見它樓塌了。
荒誕?沒關系。路還長。
人生本來不過如此。
這就像是從茫茫海中壹粟的東極島出發,穿越掩映在青翠樹木中的迢迢公路,壹路往西,然後是茫茫戈壁,漫漫黃沙。
最後的東極島,說它是YY也罷,真實發生的故事也罷,反正,它不再是最初的島嶼——確切地說,它不是妳的最初的島嶼。
我們再也回不去了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