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蘭露,如啼眼.
無物結同心,煙花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
風為裳,水為佩.
油壁車,夕相待.
冷翠燭,勞光彩.
西陵下,風吹雨.
李賀,“鬼才”、“鬼仙”.善寫“鬼”詩.但其寫鬼的只有十來首而已,不到他全部作品的二十分之壹.那他這些鬼詩表達了什麽感情呢?直到如今還是壹個迷.在李賀眼中,這些“鬼”,“雖為異類,情亦猶人”.往往很多鬼比現實中的人更有情有義.
蘇小小是南齊時錢塘名[女+支].李賀此詩先由景入手,畫出壹派淒迷景象,加上詩人豐富的聯想.蘇小小的鬼魂形象躍然紙上.
壹二句,寫蘇小小美麗的容貌,帶露幽蘭猶如她的淚眼朦朧.而蘇小小死後卻壹切是空所以是:無物哪裏結同心,煙花已散不堪剪.
“草如茵,松如蓋,風為裳,水為佩.油壁車,夕相待.”這六句寫的是蘇小小鬼魂的情景,寫草,寫松,寫風,寫水.都是鬼魂的用具,其實詩人壹直以景寫人.處處寫著蘇小小的人兒.讀者眼中是景物,心裏則完全想著是蘇小小的絕代風姿.而現在鬼魂的淒涼苦寞.
“西陵下”呢?有翠燭,但人呢?人已隨風而遠了.空余油壁車在苦等它的主人.壹切無言中.
讀完,感慨.蘇小小綺麗艷美下面盡是哀傷孤寂和淒清幽冷.
全詩圍繞著古樂府《蘇小小歌》中的兩句來寫的,“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但死後呢?壹切都成為泡影.
此詩還可驗證壹句話“千古文章壹大抄,看妳會抄不會抄”.明顯可以看出受到了屈原的影響.但李賀不光是抄,他有自己的發展,所以大家熟悉他的詩而不是熟悉屈原的《九歌·山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