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洲曲原文及翻譯如下:
譯文:
思念梅花很想去西洲,去折下梅花寄去長江北岸。
(她那)單薄的衣衫像杏子那樣紅,頭發如小烏鴉那樣黑。
西洲到底在哪裏?搖著小船的兩支槳就可到西洲橋頭的渡口。
天色晚了伯勞鳥飛走了,晚風吹拂著烏桕樹。
樹下就是她的家,門裏露出她翠綠的釵鈿。
她打開家門沒有看到心上人,便出門去采紅蓮。
秋天的南塘裏她摘著蓮子,蓮花長得高過了人頭。
低下頭撥弄著水中的蓮子,蓮子就像湖水壹樣青。
把蓮子藏在袖子裏,那蓮心紅得通透底裏。
思念郎君郎君卻還沒來,她擡頭望向天上的鴻雁。
西洲的天上飛滿了雁兒,她走上高高的樓臺遙望郎君。
樓臺雖高卻看望不到郎君,她整天倚在欄桿上。
欄桿曲曲折折彎向遠處,她垂下的雙手明潤如玉。
卷起的簾子外天是那樣高,如海水般蕩漾著壹片空空泛泛的深綠。
如海水像夢壹般悠悠然然,伊人妳憂愁我也憂愁啊。
南風若知道我的情意,請把我的夢吹到西洲(與她相聚)。
《西州曲》的故事,溫婉纏綿而又雲淡風清,沒有“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陣陣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般的炙烈與決絕,然而卻能觸動人心底最溫柔的那根弦。“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州”。多麽質樸平淡的字眼,卻是全詩感情凝結的高潮,滿心思念盡在此處,言有盡而意無窮也。
《西洲曲》在藝術上有以下三點值得註意。
第壹是善於在動態中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門中露翠鈿”壹句,生動形象地通過動作表達出了人物的心情,而“采蓮南塘秋”六句,是全篇的精華所在,它集中筆墨描寫主人公的含情姿態,借物抒情,通過“采蓮”“弄蓮”“置蓮”三個動作,極有層次地寫出人物感情的變化,動作心理描寫細致入微,真情感人。
第二是疊字和頂真的運用。“開門迎郎”場景中,四個“門”字的疊用,強化了女子急切盼望心上人的到來,而不時從門縫向外張望的焦慮心情。“出門采蓮”場景中,又連用七個“蓮”字,著意渲染女子纏綿的情思。而頂真的運用使得句子靈活生動,朗朗上口。
第三是雙關隱語的運用。雙關隱語,是南朝樂府民歌中壹個顯明的特征,它在詩經時代的民歌和漢魏樂府民歌中很少見。壹說“蓮”與“憐”字諧音雙關,而“憐”又是“愛”的意思,隱語極言女子對情人的愛戀。
同時,“蓮子清如水”暗示感情的純潔,而“蓮心徹底紅”是說感情的濃烈。這些雙關隱語的運用使詩歌顯得含蓄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