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樹原產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南北方品種繁多,因生長結果習性的差異,各地都有適於當地的樹形。目前生產中應用較多的豐產樹形,主要有:杯狀形(圖74)、改良杯狀形(圖75)、兩主枝自然開心形(圖76)、三主枝自然開心形(圖77)等,還有變則主幹形(圖78)、延遲開心形(圖79)、兩主枝半圓形等。
(1)杯狀形 這種樹形,幹高60~70厘米,有主枝3個,要求是鄰接的長勢均衡的3個枝條,主枝的基角為70~80度,在3個主枝上再各分生2個大枝,在6個大枝上,再各自分生2個分枝。這樣便形成了3個主枝、6個大枝、12個分枝的杯狀形。留枝時,只留外生枝,不留內向枝。
圖74 桃樹杯狀形
圖75 改良杯狀形
這種樹形,樹冠開張,光照充足,枝條發育充實,花芽分化良好,有利於生長結果。果實色澤艷麗,品質優良。樹幹低,樹冠小,便於各種管理。但結果面積小,產量較低。3個主枝鄰接,生長勢力相等,開張角度大,主枝易劈裂,主枝上的分枝少,主枝受日光直射,易遭受日灼傷害。
圖76 兩主枝自然開心形
圖77 三主枝自然開心形
(2)改良杯狀形 這種樹形是在杯狀形的基礎上改進而成。這種樹形也有主幹,三大主枝鄰接,主枝開張角度45~50度。3個主枝及其側枝,均為二叉式分枝。全樹***3個主枝、6個側枝、12個分枝(副側枝),在這些枝條上培養大、中或小型結果枝組。這種樹形的主枝數目少於杯狀形,側枝多於杯狀形,減弱了頂端優勢,樹體長勢均衡。樹冠形成以後,各級骨幹枝間保持80厘米左右的間距。這種樹形,修剪量較輕,結果面積較大,產量較高,結果年限也較長。這種樹形,適用於大樹冠和長勢旺的品種。
(3)兩主枝自然開心形 兩主枝自然開心形、三主枝自然開心形和六主枝自然開心形,均可統稱為自然開心形,兩、三主枝自然開心形,適用於地下水位較高,光照條件較差,樹體矮小,栽植密度較大的桃園。兩主枝自然開心後,適用於寬行密植栽培,整形較為簡單;六主枝自然開心形,是在杯狀形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
(4)三主枝自然開心形 這種樹形的定幹高度為60~75厘米,在定植後的當年,選出3個主枝,主枝間距25~30厘米,使成三角形,其分枝角度由下而上逐漸縮小。第1主枝為60~70度,第2主枝50度左右,第3主枝30度左右;三主枝的梢角,也是由下而上逐漸縮小的,每個主枝上配置3個側枝。這種樹形,是目前中國桃樹整形應用的主要樹形。它在綜合叢狀形和杯狀形優點的基礎上,使其更加符合桃樹的生長特性,克服3主枝易劈裂,結果平面化的缺點,樹體更健壯,壽命更長,三主枝交錯著生於主幹上,與主幹結合牢固,負載量大,不易劈裂。主枝斜向延伸,側枝著生在主枝的兩側,主從關系分明,結果枝分布均勻,樹冠開張,光照條件好,易於控制上強,骨幹枝上著生枝組,可減少日灼。此種樹形適宜於土質肥沃的桃園。進入盛果期以後,由於負載量增加,主枝的開張角度容易過大,應註意維待和調整,並保持枝組的均勻分布和長勢平衡,以及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
自然開心樹形,主枝與主幹結合牢固,負載量大,不易劈裂。主枝向斜上方生長,長勢較強,樹冠擴展較快。主枝枝頭較少,頂端優勢較弱,利於延長側枝壽命和結果年限。骨幹枝上著生枝條較多,可減輕日燒。主、側枝從屬關系明確,通風透光良好,樹勢健壯,易於豐產、穩產。
(5)變則主幹形(圖78)這種樹形,在壹定時期內保留中幹,全樹有主枝5~7個,分為2~3層。第1層有主枝3個,按10~15厘米的間距錯落排列,每個主枝上有側枝2~3個;第2層有主枝2~3個;第3層只有1個主枝;層間距離分別為100~120厘米和40~60厘米。這種樹形結果面積大,易於早期豐產。但因樹冠較高,管理不很方便,內膛光照較差,保持樹形較困難。這種樹形適用於長勢強旺的品種,要求較好的土質條件。為保持冠內的充足光照,在整形過程中,應註意開張主枝角度,並保持適宜的層間距離。隨著樹齡的增大,枝量增多,光照條件惡化時,則改造為自然開心性。
圖78 變則主幹形
(6)延遲開心形(圖79)這種樹形的結構特點是,主幹上保留壹段中幹,全樹分為2層,***有主枝5個,成雙層開心形。樹冠體積較大,結果部位較多,產量較高,易於豐產。這種樹形,要求土層厚,土質肥沃,適於長勢健壯的品種。
圖79 延遲開心形
(7)“Y”字形(圖80)這種樹形適於密植桃園,在每公頃栽660~1665株的密植條件下,是較為理想的樹形。
圖80 Y字形
這種樹形的幹高為30~50厘米,全身只有2個主枝,主枝間的夾角為45~60度。每個主枝上配置5~7個大、中型結果枝組。樹高2.5~3.0米,葉面積系數5~6,葉幕厚度40~50厘米。行間留有0.8~1.0米的空間,株間可視度較差,但交接率不宜超過5%。這種樹形,樹冠透光均勻,果實分布合理,利於優質豐產。
幼苗或芽苗定植後,新梢長達35~4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發副梢,然後再選留2個長勢健壯、著生勻稱、延伸方向適宜的副梢,作為預備主枝,任其自由生長,通過拉枝等措施,使預備主枝的角度保持40~50度,而對其余副梢,則通過扭梢等措施進行控制,以保持預備主枝的生長優勢。冬季修剪時,2個預備主枝留20~30厘米短剪,而將其余大枝疏除。
如果定植成苗,定幹高度為40~50厘米,新梢長達30~40厘米時,選留2個生長健壯、延伸方向適宜的新梢,作為預備主枝,疏去競爭枝,留2~3個輔養枝,控制生長,以輔助預備主枝的生長優勢。預備主枝背上的直立或斜上生長的副梢,壹般不保留,其他新梢的長勢,也應控制,不能超過預備主枝。冬季修剪時,2個主枝留30~50厘米短截,其余枝條疏除,保持主枝角度和生長優勢。
第2年春季萌芽後,及時抹去主枝背上的雙生枝和過密枝,保留剪口下第1芽作主枝延長枝,當延長枝長達40~5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發副梢。副梢萌發後,直立的及時疏除,斜生的留20~30厘米扭梢,剪口下第2、3芽所萌發的新梢,作為培養大、中型枝組之用;直立和密集副梢,應及時疏除,其他副梢在長達25~30厘米時摘心。除剪口下第1、2、3三個芽所萌發的新梢外,其余新梢直立的疏除,側生的摘心,促其形成花芽。
冬季修剪時,主枝延長枝留50~60厘米短截,第1芽留外芽,也可留側芽,第2、3芽留側芽,以備培養大、中型結果枝組,其余枝條有花的留10對左右的花芽短截,疏除多余的發育枝,保留的留2~3個芽短截。大、中型結果枝組的延長枝,留30~40厘米短截,疏去直立枝,側生、斜生新梢,留3~4芽短截,疏去密生枝及雙生枝。
桃樹定植後3~4年,樹體骨架基本形成。修剪時仍應註意冬、夏修剪結合,促進早期豐產。
春季發芽後,新梢長達5~6厘米時,及時抹去雙芽枝和密生枝,5~6月間,疏除過多新梢,使同側新梢基部,保持20厘米左右的間距。樹冠上部的主枝和大、中型枝組的延長枝及側生枝,應及時摘心。斜生枝、側生枝,應控制旺長,培養枝組。對樹冠中、下部的新梢,在長達30~40厘米時摘心,促其成花;直立徒長枝應及時疏除,其余新梢緩放生長。
冬季修剪時,樹冠上部的主枝延長頭,留50~60厘米短截,大、中型枝組,用徒長性結果枝或長果枝作延長枝頭。夏季扭梢的枝,過密的疏除,有花芽的留7~10條果枝,無花芽的繼續長放,形成花芽後再進行回縮。小型枝組有花芽的留5~7條果枝,無花芽的根據需要和空間大小決定去留。中、小型枝組上,按2∶1的比例選留預備枝,即在3個果枝中,留2個結果,另壹個留2~3芽短截,第2年結果。
在修剪時,徒長性結果枝留10~12對花芽,長果枝留8~10對花芽,中果枝留6~8對花芽,短果枝和花束狀果枝,只疏不截,沒有形成花芽的發育枝,疏去多余的,余者留2~3芽短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