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題破山寺後禪院翻譯 賞析

題破山寺後禪院翻譯 賞析

題破山寺後禪院原文翻譯及賞析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曰照高林①。

曲徑通幽處②,禪房花木深③。

山光悅鳥性④,潭影空人心⑤。

萬籟此俱寂⑥,但余鐘磬音⑦。

註釋

①初日:才露出地而的太陽。高林:山上的林木。

②曲徑:彎曲的小路。幽處:這裏指幽深的後院。

③禪房:寺院中僧侶的住處。花木深:這裏指在花木深處。

④山光:在日光映照下的山色。悅:使歡悅。鳥性:這裏喻鳥的情致。

⑤潭影:指人臨潭水邊被映出的身影。空人心:這裏如說“使人的妄念消除

⑥萬籟:這裏指壹切聲音。寂:寧靜。

⑦但:只足。磬:佛教誦經、齋供時用的壹種缽狀銅制打擊樂器。

今譯

壹清早就進入古寺大門,初出陽光照到山頭樹林。

彎曲小路通向幽靜之處,僧侶房舍深隱木叢花蔭。

日下山色歡悅鳥兒情致,潭中身影悟人盡脫妄心。

壹切響動這時都已沈寂,留下來的只是鐘磬聲音。

賞析

作者常建(生卒年末詳),《唐才子傳》說他是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唐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曾任盱眙尉,後仕途不得意,以遊歷隱遁終身。能詩。 “破山寺”即興福寺,在今江蘇常熟市虞山北麓。這首詩把重點放到對清早破山寺後院風光的描寫上。首聯壹筆帶過入寺所見景色,頷聯便通過彎曲小路把人引入清幽的後禪院,而僧舍義深減在花木之間,馬上就別有佳處,景象大出。這壹聯向來被人們認定為詩中佳句。頸聯寫脫俗,尾聯寫幽靜。寫脫俗則以後院的山光也讓鳥兒的情致歡悅、後院的潭中身影也讓人的俗念盡消這樣的形容托出,自然不同於寺外世界;寫幽靜則以鐘磬之音襯托,只見響者自響而靜者愈靜。這些都見詩人用筆之妙。誦讀時註意每句的節奏。/chuzhong/yuwen/shici/5188.html

詩人因為仕途不順,於是常外出遊山玩水,排遣內心的痛苦,這首詩是他遊常熟虞山時,題寫在古寺興福寺墻上的。

詩開頭的兩句,寫詩人清晨走進興福寺時,只見初升的太陽照在樹林中,給人壹種廟宇寧靜、肅穆之感。 接著三、四兩句,寫詩人走進叢林的幽深處,壹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壹直通向幽靜的後寺院,寺院的禪房隱藏在茂密的花叢樹木間,如此寧靜優雅的環境是念經拜佛、修身養性最好的地方。這兩句是千古名句,而“曲徑通幽”這個成語又成為園林藝術家們的審美標準,也成為文學家們的—種文學追求。五、六兩句,又從後禪院內寫到禪院外,走出寺院,舉目遠眺,綠樹青山,這首詩寫詩人遊虞山興福寺的真切感受,表達了詩人對世俗的不滿,想要擺脫塵世,去追求壹個與世無爭的世外桃源,同時也表明了詩人對佛家勝地的喜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