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不必領讀全文,可先讓學生小聲試讀。以自然段為單位,讀的聲音以自己能聽見為準,不宜大聲朗讀,以免互相幹擾。壹個自然段小聲讀後,請中等生朗讀。
二、理解回答。
請同學們思考,這壹自然段有幾句話。這對於鞏固句子概念,建立自然段概念有好處。接下來再思考每句話是什麽意思。“美術課上,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要畫上樹、房子和小山。”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先找這句話寫的是“誰”,再看寫“誰”在“幹什麽”。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老師教同學們畫風景。理解並表達出來“這句話是什麽意思”,其實是縮句的訓練。訓練學生抓住句子的主幹,構建句子的概念。
三、感情朗讀。
重點訓練長句子中間的停頓。這是對詞語連續的發展。壹開始老師教給畫長句子中停頓的鉛筆豎線:“動物園|新來了|幾只|小企鵝。”“大家|向小光投來|責備的目光。”還要強調長句子中的重音:“它們披著·黑衣服,挺著·白胸脯、·圓滾滾的身子,·張著壹對翅膀,·傻乎乎地站在那裏,·真有趣!”逐漸引導同學自己試著確定句子停頓和重音。壹篇課文只示範壹兩個自然段,其余留給學生自己獨立思考。還有,根據內容確定音量和語調適度的變化。
四、聽寫與抄寫。
聽寫有訓練學生寫字、記憶的作用,尤其是按標點符號停頓來念,讓學生聽寫,並寫出標點符號,這種訓練對學生理解、記憶句子更有好處。聽寫和朗讀是“逆運算”,有利於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展。可是這種簡便易行的訓練手段竟讓問問答答給擠沒了。課文中的重點句、中心句都要進行聽寫練習。
五、造句。
除了壹年級那些造句形式,二年級還可以用壹個詞讓學生分別造陳述句,疑問句,感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