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求黑澤明的《夢》觀後感

求黑澤明的《夢》觀後感

《黑澤明之夢》是壹個大夢。這個夢關於人生,關於世界,關於黑澤明自己。

讀壹個人的夢也可以有驚異的感覺。夢這樣的主觀意象成為客觀畫面,這句話如果讓壹個電影理論家來分析,他會搬出電影心理學,說明實際上這就是電影的運作方式。影院安靜下來,燈光關閉,畫面開始,於是觀眾便開始入境,入了電影的境,就像入了夢的境。隨後便是觀者與電影的同化,這夢仿佛變成了觀影者自己的夢。

把夢變成畫面,這句話交給黑澤明,黑澤明就把自己的夢拿出來,放到膠片上,夢的載體不再是熟睡的大腦,而是人的眼睛了。《黑澤明之夢》壹***講述了八個夢,彼此聯系,彼此呼應。

我曾在做了很奇怪的夢之後,有把夢記下來的沖動,但終是沒有行動。太懶惰了吧,我想,過了壹些時候,這些夢就再也想不起來了。只能記得自己以前常做夢做到自己跑到樓頂,然後就飛起來,飛的很緩慢,很有詩意。看到那個大衛的壹個魔術,就是他可以隨意讓自己在舞臺上飛行的魔術,我突然感到那很像我的夢。但我沒法把我的夢以魔術的形式真實的感受壹遍。

黑澤明卻可以用電影來實現他自己的夢,雖然電影不過也只是另壹種形式的夢。

電影裏的夢有兩個是小時候的夢,夢裏雖然有詭異的事情,有讓孩子產生些許害怕的事情,但那夢的結果卻是很美好的畫面,那是指向美好的。剩下的六個夢是大人的夢,是悲劇的夢,是令人心顫的夢,是讓人反思的夢。夢的意思實際上很明白的指示了壹個個關於人生,生命,死亡,戰爭,人性,人與自然的主題。實際上電影史上已經有很多影片分別的討論過這些主題了。震撼力比這些夢強的影片也有很多。只是這夢的形式,讓人覺得新奇,卻有似曾相識。

其實望著四周的世界,就可以發現這世界是在怎樣壹天天的被腐蝕,被摧毀。就像黑澤明之夢:核爆炸,戰爭中戰死士兵的冤魂,核輻射的世界,已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這壹切實際上是整個人類的夢。黑澤明把主題表述的很清楚,以至於這不像壹個個夢,而像壹篇壹篇充滿悲劇哲理的散文。於是有評論家說“這場夢太實,不夠夢味,老黑的功力全用在很實的節奏處理上了”,按照這些評論者的想法,黑澤明之夢應該更加虛幻,主題應該更加深刻艱澀,不應該如此淺顯明白。我想似乎夢並非都是虛幻莫名的,夢的意象實際是來自現實世界影像的折射,只有這幾場主題明白的夢,才值得拿出來和全世界的人們壹起閱讀。人類整天在現實中閱讀著人類的大悲劇,於是在夢中折射出這些深藏在人類心底的悲哀和無可奈何。黑澤明把這實際上是整個人類的夢魘像畫壹樣展現出來。於是夢的色彩雖然很鮮艷,但仍然是黑色的夢,是扭曲的現實。

像那個食人魔的夢裏,食人魔說,那個被核輻射摧殘殆盡的世界裏,那個所有生物都被核輻射弄得基因突變的世界裏,只能偶爾看到兩個臉的兔子,獨眼的鳥,和長毛的魚。

這個夢就像長毛的魚,是被完全異化是世界,卻透著這世界真正的悲哀,真正的痛苦所在。這個世界就像長毛的魚,基因突變,畸形發展,像夢中變異的比人還高大的蒲公英,顏色依然鮮艷,但畸形的大,體內充滿毒素。這就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的世界。後來的幾個夢的主題重復得厲害,形式不同,但敘述著同樣的悲哀。

黑澤明所表現的那兩個兒時的夢和那個關於凡高的夢,應該算是比較個人化的夢。兒時的夢挺天真,就像孩子的幻想。和神話交織,卻沒有大道理,講述的是孩子的好奇心和同情心。

讓我眼睛壹亮的是那個關於凡高的夢。我希望我也可以有那樣壹個夢。那個夢裏沒有關乎世界生死的大主題,只是黑澤明與凡高的親切對話。黑澤明借夢中凡高說出了壹些他對藝術的見解,那是我很欣賞的壹種見解,也是我壹直同意的見解,就是畫畫兒是要與自然親近的,凡高可以從壹草壹木中看出美得動人的東西,自然中無處不包含著美,這是藝術應當追求的理想和應當抓住的靈感。當然不是自然主義,那是照相機的工作,而是見到自然的美,然後表達出來,表達到畫布上。凡高就是這樣,凡高畫兒的主題,壹直都是很普通人和景,凡高從不為貴族化那種做作的畫像。夢裏的凡高還給被自己割掉的耳朵作了壹個奇怪的解釋,黑澤明夢中的凡高說他為自己畫自畫像時,總是畫不好那只耳朵,壹氣之下,就把自己的耳朵割掉了。我聽了這話,笑了笑,不相信,卻也不反對,這夢中的解釋,倒也道出了凡高瘋狂的執著。黑澤明在夢中,在凡高的畫裏遊歷,最後看見凡高消失在《麥田裏的烏鴉》那幅畫裏的小路盡頭。《麥田裏的烏鴉》是凡高將逝之前壹幅充滿恐懼的畫,凡高最終也真的像在畫裏那樣的氣氛中死去。這是夢,也不是夢。

夢是奇異的,是悲劇的,盡管黑澤明想象著這個世界的美好。但最後壹個夢仍然說出這美好的本質:歡樂的葬禮。

夢裏夢外的世界,在這個瘋狂的像長了毛的魚的世界,已經分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