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太史公自序

太史公自序

意思是:《詩經》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聖賢之人為抒發胸中的憤懣之情而創作的。

出處:?兩漢·司馬遷《太史公自序》

原文:《詩》三百篇,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來者。”於是卒述陶唐以來,至於麟止,自黃帝始。

譯文:

《詩經》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聖賢之人為抒發胸中的憤懣之情而創作的。這些人都是意氣有所郁結,沒有地方可以發泄,這才追述往事,思念將來。”於是,終於記述了唐堯以來的歷史,止於獵獲白麟的元狩元年,而從黃帝開始。

擴展資料:

賞析:作者娓娓道來,錯落有致,累如貫珠。敘寫自己千余年家世,不過數百字,而系次井然。耕牧壯遊,磊落奇邁的倜儻少年形象躍然紙上。特別是作者用相當篇幅序寫六家的要旨,論道六經的要義,分析精辟透徹,入木三分,指陳得失,有若案斷,雖歷百世而無可比擬,充分而深刻地反映了司馬父子的學術思想。全序規模宏大,文氣深沈浩瀚,是《史記》全書的綱領。

《太史公自序》是《史記》的最後壹篇,是《史記》的總結性文章,包含兩大內容:壹是總結《史記》這本書,壹是總結司馬遷這個人。司馬遷在其中追溯了民族的歷史、家族的源流、政治的變遷、文化的辨析,融自己的遭遇和誌向於壹爐。這是壹篇大文章,分判了當時所有的學問,是壹篇深邃復雜的思想性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