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心》改編自真人真事,獲得了第六十八屆奧斯克金像獎上包括最佳影片和導演等五座小金人,其實片名起源於羅伯特死後,他的隨從想將他的心埋入聖地耶路撒冷,途徑西班牙遇到了回教軍隊的進犯,便投入了戰鬥,最終倒在了戰場,後羅伯特之心就被成為勇敢的心,它象征著精神和信仰,懷揣勇敢皆可變身勇士。
真實的劇情,讓它少了編造的硬傷
《勇敢的心》十三四世紀的蘇格蘭宮廷整治為背景,以戰爭為核心,講述起義首領華萊士與英格蘭之間不屈戰鬥,直至犧牲自己性命換取自由的故事。以華萊士的成長線敘事,從小父兄死於對英格蘭的起義,遊學歸來的華萊士本想與遇到的摯愛梅倫安分守己的生活,卻因為初夜權導致梅倫被英兵殺害,華萊士從此揭竿而起,走上了壹往無前的自由之戰,雖遭受摯友羅伯特在關鍵戰役上背棄而逃,陷入政治的勾心鬥角,但他仍用臨死前的FREEDOM感染了所有人,最後在羅伯特的帶領下,繼承華萊士遺誌繼續對抗英軍。
出色的演技,是這部電影的靈魂
《勇敢的心》是梅爾吉布森自編自導自演的壹部講述英雄的電影,才華與演技並存,他的藍眼睛深邃又迷人,每當直視鏡頭的時候,都能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在華萊士存活的最後壹場戲中,他側頭看見早已死去的摯愛,大聲高喊FREEDOM的那壹刻,我相信所有認真看這部電影的觀眾無壹不落淚,那種眼神傳達出的堅韌不屈,為自由獻身,使他當之無愧成為小金人獲得者。而本片女主伊莎貝拉的扮演者蘇菲瑪索真的是太美了,法式玫瑰般的存在,同樣身為女子,她的存在就是證明老天爺真的會偏愛。
恰到好處的配樂,讓人沈醉其中
《勇敢的心》配樂導演詹姆斯霍納的大名應該很少有人不知道,憑借《泰坦尼克號》拿下第七十屆奧斯卡最佳原創歌曲和劇情類最佳配樂獎,《阿凡達》、《超凡蜘蛛俠》、《穿條紋睡衣的男孩》中皆有他的聲音,在本片中,他準確的選擇了蘇格蘭的民族樂器風笛和倫敦交響樂團的聯合演繹,氣勢如虹的戰鬥、纏綿轉側的愛情、跌宕起伏的劇情,對應的配樂都讓人震撼、感動,終曲《Freedom》將自由的主題歌頌出來,使影片達到了高潮。
深刻的主題,喚起無數***鳴
時代造就英雄,可英雄不壹定能鑄造新時代,無數人揭竿而起,成為別人的信仰和榜樣,然後倒在實現理想的途中,但隨之就會有另壹批人站起,不顧生死,奮勇向前。這讓我想起了中國抗戰時期的民族英雄,正是這樣壹批又壹批的英雄才成就了如今的和平,即使不被記得名字,沒有吊唁的墓碑,他們也是真正的英雄。
永遠不要小瞧信仰的力量,無論妳有或沒有。“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當奮起反抗的那個人不是匹夫而是個優秀領導者的時候,經典戰爭電影《勇敢的心》告訴我原來有人能為了信仰和自由不顧壹切的鬥爭,即使偶像崩塌、愛情消逝、友人背叛,舉起長矛,依然可以挺直腰桿向理想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