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意思是作為壹個士人,壹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忍的品質。
“弘毅”:
“弘”是寬廣之意,“毅”是強忍之意,“弘毅”指的是寬廣、堅忍的品質、態度,這是完成學業必須具有的精神狀態。
也就是說,作為壹個士人,壹個君子,必須要有寬廣、堅忍的品質。
“不可以不”就是不能不的意思,在這裏起強調作用。
曾子說:"士人不可以不誌向遠大,意誌堅強,因為他肩負重任,路途遙遠。把實行仁道作為自己的責任,不是很重大嗎?直到死去才停止,不是很遙遠嗎?"
此句選自《論語》。《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壹,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二十篇。
註釋:弘毅:弘,廣大。毅,強毅。勇敢剛強。
士不可以不弘毅:有誌向的人不可以不剛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