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故事簡介: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
> 名人語錄> > ,後發制於人。> > ——《漢書·項籍傳》> > 班固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他所撰寫的《漢書》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的斷代史,體例工整,史料豐富,記載完備。他因此而彪炳千古。> > 名人歷史> >班固(32年-92年),字孟堅。撫風安陵(今陜西鹹陽)人。班固的父親是東漢名儒、史學家班彪,曾任蘭臺令史,博學多才,著有《史記》的續篇《史記後 傳》。班固自幼聰明好學,16歲時進入都城洛陽太學學習。父親去世後,班固開始整理《史記後傳》,並準備在《史記後傳》的基礎上編寫《漢書》。> >班固剛開始寫《漢書》時,有人向漢明帝告發他私修國史,而且有很多文字都是很不尊敬先朝帝王。那時候,漢朝的法律是不允許私人撰修國史的,班固因此被捕 入獄。班固的弟弟上書漢明帝,為哥哥辯解說:班固編寫史書是為了讓後人了解歷史,並無不敬之心。漢明帝審閱班固的書稿後,認為他寫的史書文字優美,敘 事翔實,確實沒有對漢室不敬的言詞,就下令釋放了他。漢明帝因為很賞識班固的才華,又任命他為蘭臺令史,掌管皇家圖書和校書工作,還令他繼續編寫《漢 書》。班固從此得以查閱宮廷的大量藏書,這對於他完成《漢書》的編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漢明帝任命班固為蘭臺史令後,還經常召他進 宮,向他詢問政事。有壹次,漢明帝問班固:“妳看,到底應不應該遷都長安?”班固因此寫下了著名的《兩都賦》,闡明遷都的各方面的利害,陳述自己的觀點。 漢明帝采納了班固的意見,就沒有遷都。後來,班固又被漢明帝提任為玄武司馬。> > 漢明帝死後,漢章帝即位。公元89年,大將竇憲出征匈 奴,任命班固為中護軍,參與謀議。班固向竇憲建議:“壹定要先發制人,爭取主動,否則,就會被動挨打。”竇憲采納班固的建議行事,結果打敗匈奴,大獲全 勝。班固隨漢軍得勝回朝後,繼續著書。在二十年裏,班固完成了《漢書》的大部分文稿,而且寫好了其余部分的提綱。但是,在後來,竇家外戚專權,嚴重威脅漢 室江山,漢和帝下令將竇憲殺死,又軟禁竇太後,這才基本消滅了竇家的勢力。接著,在漢和帝鏟除竇家的殘余勢力時,班固受到無故牽連,不僅被免去官職,還被 逮捕入獄。班固當時已經60出頭了,在獄中受不了非人的折磨,再加上心情郁悶,很快就死去了。> > 班固去世時,《漢書》還有八表和“天文 誌”沒有寫成。漢和帝得知班固已死,非常惋惜。於是,他就命班固的妹妹班昭繼續將《漢書》寫完。班昭因家學淵源亦擅文采,是壹位才女。以前,她經常被召入 皇宮,教皇後及嬪妃誦讀經史。現在,她繼承哥哥的遺誌,根據哥哥所列好的提綱,壹邊查閱大量資料,壹邊埋頭著書。終於在幾年後,她完成了全部《漢書》的寫 作。漢和帝在看過《漢書》全書後,非常滿意,下令傳抄收藏。> > 《漢書》是我國第壹部紀傳體的斷代史。它***有100篇,記述了自漢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至地皇四年(公元23年)計230年的斷代史,史料非常豐富。它不僅體例工整,記載完備,還重詞藻、尚典雅,故常被後人仿照。班固也因著《漢書》而永載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