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互助縣威遠鎮是著名的青稞酒產地之壹,相傳青稞酒的制作是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路過此地留下的白酒釀造工藝,為藏地帶來了酒文化的起源。青海人是愛喝酒的,這與青海的氣候有很大的關系。青海人喜歡幹喝,就是不用下酒菜,尤其在農村。青海人好客,也表現在喝酒上。
首先是敬酒。對年長者敬八杯酒,以示“八福長壽”;朋友之間壹般敬六杯酒,表示“六六大順”,萬事如意;再就是敬四杯酒,取“四季發財”之意,壹般是敬做生意的人的;給為官之人也有敬三杯酒,有“三星高照”,“連升三級”的祝願。
對不會喝酒的人也敬兩杯,壹般是不能敬壹杯的,妳要是只喝壹杯,就會說妳是跳著走,而不是用兩條腿走的;實在不能喝酒的,就敬壹杯,當然也有吉祥的話語,那就是“壹定高升”。如果是在家中,主人敬完了,還有其他人也會敬的。
作為客人也可以回敬。現在敬酒詞中也有政局術語,如“壹個中心,兩個基本點”,即將壹大杯酒和兩小杯酒放在壹起敬酒。其次就是猜拳了。猜拳中包含著壹定的文化在裏面。青海人是不猜“五”也不要“五”的,說五是拳瓤子,除非妳只猜“五”。現在也有人不要“寶”了。酒令中,除了直接喊出數字外,也有代表的字和詞。
猜拳時對手指的出法上也有忌諱,就是拇指和食指不能同時出,拇指和小指也不能同時出,再就是猜二以上數出手指時“拳拳不離大拇指”。在喝酒的場合,酒令(監酒人,方言稱其為“量臺”)是必須有的。“酒令大死軍令”,即監酒人的話比軍隊長官的命令還大。酒令的話必須無條件地服從。
酒令的職責壹是觀拳,看猜拳的雙方誰贏誰輸;二是斟酒,酒杯中的酒喝完了要及時倒滿;三是處罰,如果輸酒的人酒喝的不好,就進行處罰,如“滴點罰三”,“扯線見四”,意為喝過的酒杯中如滴壹點酒就罰三杯,倒出的酒成線了,就罰四杯,也有“三點成壹線”的說法。
猜拳只是喝酒的壹種方式。也有唱酒曲喝酒的。酒曲中有壹種接龍曲叫“飛鳳凰”,類似繞口令。基本句是這樣的:“我的紅鳳凰飛呀,我的紅鳳凰飛,我的紅鳳凰飛不起了讓給我的黃鳳凰飛”,在座的人都是鳳凰,只是用“紅黃綠白藍”等顏色來區別在座的人。如果唱的人唱錯了或接的人沒接著唱,如“紅”唱給“黃”,黃沒接著唱,就要喝酒。現在還有發撲克牌喝酒等。
青海人喝酒,有不醉不罷休的勢態,只有把客人喝醉了,才算滿意。其他民族也有自己喝酒的習俗。“要吃就吃手抓,要喝就喝著吐下”。大塊肉,大碗酒。這就是豪放的青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