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字的本義為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
孝(拼音:xiào),此字最早見於商代,其古字形像壹個孩子攙扶老人,本義為盡心盡力地奉養父母,引申轉指晚輩在尊長去世後要在壹定時期內遵守的禮俗,又引申指孝服。
孝,會意字。早期金文的“孝”,是壹個小孩兒(“子”)在老人的手下攙扶著老人走路的形狀,用扶侍老人來表達“孝”的原意。
孝字從戰國楚簡開始就有了隸書的意味,秦代睡虎地秦墓竹簡、漢初馬王堆漢墓帛書中的孝字直接承襲戰國楚簡孝字形體而來,把老人的頭、發、身、手合並簡化為“耂”(“老”字頭),最後演變為漢魏隸書及今天的楷書形體。《說文》篆文孝字形體是直接承襲西周金文孝字形體而來,而出土秦漢文物上的篆文孝字形體略晚於《說文》小篆孝字形體。
相關組詞
1、重孝[zhòng xiào]?
最重的孝服(壹般是子女為亡父亡母所穿的孝服)。
2、父慈子孝[fù cí zǐ xiào]?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對子女慈愛,子女對父母孝順。
3、穿孝[chuān xiào]?
舊俗,人死後親屬和親戚中的晚輩或平輩穿孝服,表示哀悼。
4、盡孝[jìn xiào]?
(對父母和長輩)努力履行孝道。
5、孝女[xiào nǚ]?
對父母孝順的女兒。
6、孝衣[xiào yī]?
舊俗在死了尊長後的壹段時間穿的白色布衣或麻衣。
7、披麻戴孝[pī má dài xiào]?
舊俗子女為父母居喪,要服重孝,如身穿粗麻布孝服,腰系麻繩等,叫披麻戴孝。
8、謝孝[xiè xiào]?
舊俗指孝子等向吊唁的親友行禮,特指服滿後拜訪吊唁的親友表示感謝。
9、熱孝[rè xiào]?
祖父母、父母或丈夫去世不久身穿孝服,叫熱孝在身。
10、忠孝軍[zhōng xiào jūn]?
金?代軍隊名,集?河朔?各路歸順的人所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