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關於少年誌的詩詞

關於少年誌的詩詞

1、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出自唐代祖詠的《望薊門》

燕臺壹望客心驚,笳鼓喧喧漢將營。萬裏寒光生積雪,三邊曙色動危旌。

沙場烽火侵胡月,海畔雲山擁薊城。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釋義:

登上燕臺眺望不禁感到震驚,笳鼓喧鬧之地原是漢將兵營。萬裏積雪籠罩著冷冽的寒光,邊塞的曙光映照著旌旗飄動。戰場烽火連天遮掩邊塞明月,南渤海北雲山拱衛著薊門城。少年時雖不像班超投筆從戎,論功名我想學終軍自願請纓。

2、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出自唐代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爭光輝。遊說萬乘苦不早,著鞭跨馬涉遠道。

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釋義:

白酒剛剛釀好時我從山中歸來,啄著谷粒的黃雞在秋天長得正肥。呼喚童仆為我燉黃雞斟上白酒,孩子們嬉笑著牽扯我的布衣。壹面高歌,壹面痛飲,欲以酣醉表達快慰之情;醉而起舞,閃閃的劍光可與落日爭輝。

苦於未在更早的時間遊說萬乘之君,只能快馬加鞭奮起直追開始奔遠道。會稽愚婦看不起貧窮的朱買臣,如今我也辭家西去長安,只願青雲直上。仰面朝天縱聲大笑著走出門去,我怎麽會是長期身處草野之人?

3、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滿江紅·漢水東流》

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人盡說,君家飛將,舊時英烈。破敵金城雷過耳,談兵玉帳冰生頰。想王郎,結發賦從戎,傳遺業。

腰間劍,聊彈鋏。尊中酒,堪為別。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馬革裹屍當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說。但從今,記取楚樓風,庾臺月。

釋義:

漢水滔滔,向東流去;它沖凈了那些滿臉長著胡須的敵人嘴上沾著人民的膏血。人們都說:當年妳家的飛將軍,英勇威列地打擊敵人。攻破敵人堅固的城池的時候,迅速勇猛,像迅雷過耳那麽快;在玉帳裏談論兵法或者是研究戰術的時候,態度激昂興奮,語言慷慨激烈,兩頰都結了冰。

回想王郎,妳才到結發的年令,就從事戎馬生活。繼承著先人的事業。我腰裏懸掛的寶劍沒有用了,只有在無聊的時候,把它當作樂器,彈著劍柄唱唱歌。今天拿著酒杯,喝著酒為妳送別。況且這是我的好朋友妳,又是重新被任用,妳簇擁旌節的儀仗,登上了拜將壇,封妳為編率大軍的將軍。

妳是大丈夫男兒漢,應當把馬革裹屍當作自己的誓言,為了消滅敵人,為國捐軀是最光榮的。有些人,貪圖安樂,迷戀女色,是自伐生命,應以為戒,再也不要說它了。從今後,要牢牢記住:咱們在楚樓、裴臺吟風賞月的這段友誼。

4、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

出自宋代秦觀的《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

西城楊柳弄春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碧野朱橋當日事,人不見,水空流。

韶華不為少年留,恨悠悠,幾時休?飛絮落花時候、壹登樓。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

釋義:

西城的楊柳逗弄著春天的柔情,讓我想起離別時的憂傷,眼淚止不住的流。還記得當年妳為我拴著歸來的小舟。綠色的原野,紅色的小橋,是我們當時離別的情形。而如今妳不在,只有水在獨自流淌。

美好的青春不為少年時停留,離別的苦恨,什麽時候才能停止?等到柳絮飄飛、落花滿地的時候,我登上樓臺。即使這滿江春水都化作眼淚,也流不盡,依然有愁苦在心頭。

5、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水調歌頭·舟次揚州和人韻》

落日塞塵起,胡騎獵清秋。漢家組練十萬,列艦聳高樓。誰道投鞭飛渡,憶昔鳴髇血汙,風雨佛貍愁。季子正年少,匹馬黑貂裘。?

今老矣,搔白首,過揚州。倦遊欲去江上,手種橘千頭。二客東南名勝,萬卷詩書事業,嘗試與君謀。莫射南山虎,直覓富民侯。

釋義:

落日雄渾,邊境上戰爭的煙塵湧起,秋高氣爽,金兵大舉進犯我領地。看我雄壯的十萬大軍奮勇迎敵,江面上排列的戰艦如高樓聳立。誰說苻堅的士兵投鞭就能截斷江流,想當年昌頓謀殺生父,響箭上染滿血跡,佛貍南侵在風雨中節節敗退,最終也死在他自己的親信手裏。

年輕時我像蘇秦壹樣英姿颯爽,跨著戰馬身披貂裘為國奔走效力。如今我壹事無成人已漸老,搔著白發又經過這揚州舊地。我已經厭倦了官宦生涯,真想到江湖間種桔遊憩。妳們二位都是東南的名流,胸藏萬卷詩書前程無比。讓我嘗試著為妳們出謀劃策:不要學李廣在南山閑居射虎,去當個“富民侯”才最為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