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在東非高原上每年都有大規模的野生動物竹草千禧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麽

在東非高原上每年都有大規模的野生動物竹草千禧形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麽

背後推動這種大遷徙的原因,是愈來愈變幻無常的天氣。

這大概是規律:基本的大遷徙模式,是雨水充足時 (正常約在十二月至五月), 動物會散布在從 Serengeti 東南面壹直延伸入 Ngorongoro 保護區的無邊草原上。雨季後那裏是占地數百平方公裏的茵茵綠草,動物可在那裏享受食物充足的快樂。約六、七月間,隨著旱季來臨和糧草被吃得差不多,動物便走往仍可找到青草和有壹些固定水源的 Serengeti 西北面。持續的幹旱令動物在八、九月間紛紛向北越境走往 Masai Mara,尋找從東面印度洋的季候風和暴雨所帶來的充足水源和食物。

每年7月底,隨著旱季的來臨,數以百萬計的角馬、斑馬等食草野生動物就會組成壹支遷徙大軍,浩浩蕩蕩從非洲坦桑尼亞的賽倫蓋蒂國家公園,向肯尼亞的馬賽馬拉國家自然保護區進發,尋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

每年的12月至次年5月,它們會跟隨塞倫蓋蒂大草原的雨季進程,從南向北行進;雨季後的草原,沿途都是數百平方公裏的茵茵綠草;半年時間裏,角馬群逐步沿著邊界向南推進,壹邊享受充足的水源和食物,壹邊在這段時間生兒育女繁育後代,這是他們壹年中最快活的時光。然而隨著6月的來臨,酷熱的驕陽開始暴曬著塞倫蓋蒂草原,沃野逐漸成了荒原,角馬們面臨著日益嚴重的生存危機。

而此時,北部肯尼亞境內的馬賽馬拉卻正是連綿的雨季,東面印度洋的季候風和暴雨帶來的充足水源和食物,讓這裏成了整個東非草原此時水草豐美的“伊甸園”。為了尋找壹塊可以供它們維持基本生存的草場,角馬群只得日夜兼程,躲避眾多天敵的襲擾,每天行進40多公裏,跨越危機四伏的西部草原和兇險的馬拉河,朝著北方肯尼亞肥沃的草地進發。

然而,面積只有塞倫蓋蒂約十分之壹的馬賽馬拉,很難維持幾百萬頭角馬3個月的生活,等到沿途的青草被啃食殆盡後,尋找新的草場又迫在眉睫。於是,在11月坦桑尼亞短雨季來臨前,角馬們又開始離開馬賽馬拉,向南遷徙折返,重回塞倫蓋蒂草原,再次展開壹個新的遷徙循環和輪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