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壹:品質追溯難題
電子行業是品質檢測項目明確,容易檢測,但發生檢測參數偏差時,排查問題點難度非常高。成品機出現問題,判斷可能某個材料引起的,為了有效防範批量品質事故,品質都想知道,這批成品機,是誰做的?什麽時候做的?材料分別是哪個供應商的? 還想知道是哪個批次的?… …
有了這些信息,電子制造企業才能夠快速展開事故的防範,如:同批次的產品,都要開箱抽檢,確認有無同類問題,避免批量品質事故。
問題二:批次時間管理
很多電子元器件,都會有老化,失效時間的問題,電性參數會隨著時間變化,所以有時間管理的難題;同供應商同產品,不同批次的元器件,參數偏差都會不壹樣,也就是品質穩定性不容易控制,要管理好品質,必須嚴格管好每個批次;
同壹批次元器件,過期後,也不是報廢,而是需要重新檢測能不能用,若能用盡快用掉,不能使用時,只能降級使用。
問題三:品質過程控制問題
在電子產品生產過程中,壹般對於生產條件、工藝、環境等要求較高,生產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程度決定了生產中良品率的高低,任何壹個環節的質量差錯往往就會造成整個批次的報廢。因此在產品生產加工過程中,需要從材料購買、工序、生產入庫、保存、包裝、出庫等全過程進行質量檢驗。
而電子產品的原材料規格多,檢測環節多、項目多… …同樣的電子原材料,針對不同供應商采取不同的檢驗方法、標準; 生產過程中發生的異常質量問題無法及時的反饋給當班組長、廠長,導致沒能及時做出應對措施,品質過程控制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