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姜子牙為什麽又叫呂尚

姜子牙為什麽又叫呂尚

呂尚,姓姜,名尚,字子牙,東呂鄉東呂裏人(今日照市東),其先祖伯夷掌管四嶽有功,封於呂(今河南宛縣),子孫從封地改姓,故名呂尚。

呂尚就是姜子牙,東海海濱人。他的祖先曾經輔佐禹治理大水,因功封於呂,所以以呂為氏,而他的姓則是姜。

中國古代的姓是母系氏族的產物,所以“姓”即“女生”,後來在壹個姓中又以男性為主有了氏,到春秋戰國以後,氏越來越多,姓和氏逐漸合二為壹,就是現在所說的姓氏。

呂尚因為在周初做過太師,尊稱“師尚父”,因而得名“呂尚”。因為《封神演義》的影響,我們還是喜歡稱他為姜子牙。

擴展資料:

1、半生寒微:

姜子牙,亦作姜尚,是東海邊之人或牧野之人。其先祖曾做四嶽之官,輔佐夏禹治理水土有大功。舜、禹時被封在呂地(今河南南陽西),所以又稱呂尚。

有的被封在申,姓姜。夏、商兩代,申、呂有的封給旁支子孫,也有的後代淪為平民,呂尚就是其遠代後裔。呂尚本姓姜,因為以其封地之名為姓,所以叫作呂尚。

姜子牙出世時,家境已經敗落了,所以姜子牙年輕的時候幹過宰牛賣肉的屠夫,也開過酒店賣過酒,聊補無米之炊。

但姜子牙人窮誌不短 ,無論宰牛也好,還是做生意也好,始終勤奮刻苦地學習天文地理、軍事謀略,研究治國安邦之道,期望能有壹天為國家施展才華,可是直到70歲還是壹無是處,閑居在家。

2、人物成就:

姜子牙壹生坎坷多磨而又轟轟烈烈、神秘莫測。縱觀姜子牙壹生的建樹,無論從軍事、政治、經濟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貢獻,其中尤以軍事為最,所以太史公言“後世之言兵及周之陰權,皆宗太公為本謀”,稱得上兵家之鼻祖,軍事之淵藪。

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壹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壹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壹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周朝從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壹個聖人,壹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國的賢才,來輔助周國實現滅殷興周的任務,所以稱太公為“太公望”,到武王執政時,又以“師尚父”相稱,尊寵權貴無以復加。

文王所命太公為“太師”,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長官,既主軍,也問政。時有“天下三分,其二歸周者,太公之謀計居多”之言,足見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子牙半生寒微,擇主不遇,飄遊不定,但他能動心忍性,觀察風雲,等待時機,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興周。

周武王伐紂,太公為軍師,牧野大戰,滅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子牙被封為齊國君主,他治國有方,創建了泱泱大國,遺風猶存,累世相續,為後來的齊桓公“九合諸侯,壹匡天下成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礎。

百度百科-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