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昱是悲慘的皇帝嗎
李昱這個皇帝,不是個大國的皇帝,但是他卻不比任何壹個大國的皇帝知名度低,因為他有很多篇傳世佳作,讓人耳熟能詳。李昱的父親中主便擅長詩詞,著有《攤破浣溪沙》等名篇,李昱繼承了他父親的辭學天賦和成就,據說他在位時期在宮廷內與皇後常年以作詞為樂,文風柔婉,有名篇《玉樓春》等。 其實,在現代人的觀點中,由於李昱的文學造詣達到了壹定的高度,而讓人忽略了他作為亡國之君的原因。李昱在位時生活十分奢靡,對朝政不理不睬,完全沈迷在享樂與作詞之中。他常常在宮中營造銷金紅羅幕壁,嵌上白金和玳瑁,插上奇花異草,題曰——錦洞天,每年的七夕之日,他叫人用紅羅絹裝扮成月宮天河的情景,為作詞創造靈感。李昱亡國其實也是咎由自取,這個責任是需要他來擔負的,所以說,李昱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值得同情的是,李昱被囚與趙氏天下的庭院中,寫出了壹些催人淚下的佳句,最後還是被毒死了。這種命運對他來講是始料不及的,同樣,對歷史來說又未嘗不是壹種諷刺呢?李昱的“不務正業”是不折不扣的,就連宋太祖也說:“李煜若以作詩工夫治國事,豈為吾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