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戀愛中的女人》中刻畫了很多形象,接下來讓我們分析以下書中的主要人物的形象吧。
厄休拉是壹個不斷擺脫社會化,追求自由新世界的人。她與伯基從對抗到融合的過程,是壹個不斷否定舊自我與舊社會,追求新自我與新社會,不斷擺脫社會化的過程。在準備結婚時購買了這把舊椅子後,認為這把舊椅子是舊英格蘭和現代病態社會的象征,造成了現在英國的詛咒和對現存社會的否定,最後決定把買來的這把舊椅子送給別人。這個細節象征性地說明了厄休拉對現存社會的否定和排斥。厄休拉的離家是她與壹切舊事物和舊社會形式決裂的象征。後來,厄休拉和伯基都放棄了壹切,離開了英國,變成了擺脫壹切束縛的純潔的孩子,踏上了自由的新天地。
伯基是壹個嚴重背離社會現實的人。獨立和孤獨是他的生存條件。他反對社會現實的存在,始終堅持自己的獨立性,極端認為只有現實的純粹死亡,才能導致社會的創造和新人類的出現。在生活中,伯基盡量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等火車的時候站在遠離人群的地方,因為接近別人是違背他的本能的。他甚至拒絕接受知識,認為知識只是事物的結論,是文明的產物,是文明的代表,這與他按照本能生活的信念是相悖的。在這個孤獨而不受幹擾的世界裏,他是純粹而完整的自己,他覺得自己不需要任何人或任何東西,只需要這些奇妙的植物和活生生的自己。他甚至認為這是他的家,世界只是壹個外國。這種對社會的背棄,包含著伯基對社會倫理的否定和對工業文明現實的絕望。
葛珍出身貧寒,但她敢於踏入上流社會。只有她的智慧和藝術,才能贏得上流社會的認可和肯定。她贏得了古拉德的愛,改寫了灰姑娘故事的結局,因為她雖然年輕,卻看透了這個世界的本質。不需要不擇手段地嫁給壹個有錢有勢的丈夫,才能爬到社會的頂層。她沒有把婚姻作為手段和最終目標,而是選擇了藝術家的流浪生活。葛珍的自我、獨立的人格、豐富的社會經驗和生活態度,是傳統女性所無法企及的。她所體現的現代女性的優勢是勞倫斯無法回避的現實。
傑拉爾德的小說象征著現代工業的殘酷和不人道的管理手段,其寓意不言而喻。他是現代機械文明的化身,是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具體代表。他對待愛情的態度和對待工作的態度是壹樣的——他認為別人必須服從他的意誌:傑拉德對葛真的追求註定要以悲劇收場,機械的文明和與之相伴的無情的制度必然會導致人的精神的冷漠和空虛,人的感情的枯竭。在激情的驅使下,他會對葛震產生感情的火花,但當欲望的火焰熄滅時,愛情也會消失。高度發達的工業化社會促使人們越來越依賴理性、意誌和智慧來獲得利益和成功,從而形成了壹種不計後果、毫無意義的道德觀,拋棄了任何阻礙個人成功的障礙。事實上,傑拉德的個人悲劇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劇。
麥妮也許是小說中最令人討厭的角色。她出身於上流社會,壹副霸道、傲慢、威嚇的表情。但她是新意識形態和邪教的倡導者和傳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