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鄭袖讒魏美人文言文

鄭袖讒魏美人文言文

1. 鄭袖爭寵的翻譯和文言文

魏王送給楚懷王壹位美人。

楚懷王第壹眼看見這位女子就被迷住了。他把女子留在後宮裏,天天有事沒事就往她那兒跑。

鄭袖看在眼裏,面上並不動聲色。她也去接近這位魏美人,噓寒問暖,表現得非常熱情,有什麽好吃的、好玩的、穿著漂亮的,她都拿來送給魏美人。

楚懷王知道了,逢人就誇獎鄭袖識大體,懂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是個高尚的人。漸漸地,魏美人跟鄭袖就熟悉了,經常在壹起說話聊天。

這天,鄭袖有意無意地說:“其實,妳可以讓大王更喜歡妳的。”魏美人壹聽就來了興趣:“噢?怎麽做?怎麽做?”鄭袖笑瞇瞇地說:“大王曾經對我說,妳哪裏都漂亮,就是鼻子不太好看。

所以,妳以後每次見到大王,都拿袖子把鼻子掩壹掩,大王就會更喜歡妳了。”傻乎乎的魏美人信以為真,從此每次看到楚懷王,總是趕緊把鼻子捂上。

懷王看了心裏納悶,可也不知道為什麽。問魏美人,魏美人只是微笑,也不回答。

有壹天,懷王跟鄭袖在壹起說話,說著說著,就說到魏美人。懷王說:“她最近有個奇怪的毛病,見到我就捂著鼻子。”

鄭袖壹聽,表情馬上變得很局促不安,又作出極力要掩飾什麽的樣子。楚懷王壹貫自以為聰明,覺得這次被他察覺到微妙的內情了,於是緊追不舍地問:“妳壹定知道為什麽,快說,快說。”

鄭袖假惺惺地掩飾說:“好啦,還是別說了,咱們吃水果吧。”懷王哪裏肯聽,逼著鄭袖壹定要說。

鄭袖說:“那好吧……我可就說了,大王可別生氣。——她捂鼻子,是因為嫌妳身上有狐臭!”楚王壹聽,惱羞成怒地罵道:“就她香!真不知天高地厚!來人來人,給我去把魏美人抓起來,砍掉她的鼻子,關押著不準再出來!”就這麽,鄭袖用卑劣的手段贏得了爭寵的勝利。

2. 鄭袖爭寵 文言文閱讀

- 我的文言文不錯,希望能幫到妳。

解答

1.C.改正:A.為:連詞,表假設。B.因:從此。D.雖:即使。

2.鄭袖知道楚王已經不認為自己嫉妒。

3.她像是討厭君王身上的氣味。

4.鄭袖是壹個聰明但是詭計多端、陰險狡詐、善妒的人,從她嫉妒別人並把小心思用在害人的地方可以看出來。

評價鄭袖耳濡目染了戰國政客們的翻雲覆雨、勾心鬥角,所以自己也變得心狠手辣、十分歹毒。她善於表演,既隱藏了自己的真實目的、又取得了敵對者的信任,解除了敵對者的戒備,此後她就施展計謀,讓各個人物按照她的安排行動,最終使自己導演的節目成功落幕。我們要時刻防備這種危險的女人,當她們表演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放松警惕,要看穿她背後的詭計,堅決不上當。 比喻因嫉妒而讒害他人。

翻譯

鄭袖知道楚王認定她不是嫉妒以後,就去對魏女說:“君王愛妳的美貌。雖然這樣說,但是他討厭妳的鼻子。所以妳見了君王,壹定要捂住鼻子。”從此魏女見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對鄭袖說:“魏女看見寡人時,就捂住自己的鼻子,這是為什麽?”鄭袖回答說:“我倒是知道這件事。”楚王說:“即使再難聽的話,妳也要說出來。”鄭袖說:“她像是討厭君王身上的氣味。”楚王說:“真是個潑辣的悍婦!”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絕不寬赦。

- 以上部分參考/view/2609217

- di灬唲提供。如有幫助,謝謝采納。

3. 鄭袖爭寵 文言文閱讀

- 我的文言文不錯,希望能幫到妳。

解答

1.C.改正:A.為:連詞,表假設。B.因:從此。D.雖:即使。

2.鄭袖知道楚王已經不認為自己嫉妒。

3.她像是討厭君王身上的氣味。

4.鄭袖是壹個聰明但是詭計多端、陰險狡詐、善妒的人,從她嫉妒別人並把小心思用在害人的地方可以看出來。

評價鄭袖耳濡目染了戰國政客們的翻雲覆雨、勾心鬥角,所以自己也變得心狠手辣、十分歹毒。她善於表演,既隱藏了自己的真實目的、又取得了敵對者的信任,解除了敵對者的戒備,此後她就施展計謀,讓各個人物按照她的安排行動,最終使自己導演的節目成功落幕。我們要時刻防備這種危險的女人,當她們表演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能放松警惕,要看穿她背後的詭計,堅決不上當。 比喻因嫉妒而讒害他人。

翻譯

鄭袖知道楚王認定她不是嫉妒以後,就去對魏女說:“君王愛妳的美貌。雖然這樣說,但是他討厭妳的鼻子。所以妳見了君王,壹定要捂住鼻子。”從此魏女見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對鄭袖說:“魏女看見寡人時,就捂住自己的鼻子,這是為什麽?”鄭袖回答說:“我倒是知道這件事。”楚王說:“即使再難聽的話,妳也要說出來。”鄭袖說:“她像是討厭君王身上的氣味。”楚王說:“真是個潑辣的悍婦!”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絕不寬赦。

- 以上部分參考

- di灬唲提供。如有幫助,謝謝采納。

4. 說明的道理

鄭袖:戰國楚懷王寵妃。鄭袖美貌而極妒,性聰慧。楚王寵愛魏美人,鄭袖設計讓懷王割了魏姬的鼻子。傳說中,鄭袖迷戀三閭大夫屈原而不得遂誣告屈原,令懷王疏遠之,將之發配漢北。屈原終身郁郁不得誌。鄭袖還幹預朝政,收受賄賂,放走張儀,令楚國終至“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多年以後,鄭袖總結出來壹句臺詞:不要相信男人,但要愛他們。

通過某個男人證明了自己的魅力,於是就對這個男人開始眷顧。許多女子就是以這種方式去愛的吧。史上那些後宮嬪妃,壹輩子只有皇帝這麽壹個男人,他就是天,就是地,就是光,就是電,就是神的旨意,大家都產生了幻覺,以為自己是在等待愛情,其實不過是等著證明自己。

鄭袖是春秋時代楚懷王熊槐的寵姬,開始還天天膩在壹起,後來魏國為了討好楚國,送來了壹個美女,容貌壓倒了鄭袖,喜新厭舊的楚懷王從此專寵專愛魏美人,不再理會鄭袖。可貴的是,鄭袖並沒有氣餒。其實,在宮廷裏,要想升,必須博得君王歡喜,但要想活,就必須博得後宮其他女人歡喜。盡管鄭袖長期浸泡在這些庸俗而愚蠢的女人身邊,不過,她腦子還是清楚的,和男人的關系簡單,和女人的關系才難。要長久,首先就是和魏美人搞好關系。

於是,鄭袖就常常挽著魏美人的手,陪她逛街、買化妝品,時不時送她香水版,借給她香薰燈。鄭國送的香雲紗,陳國送來的奈良綢,齊國送來的翡翠簪,鄭袖總是挑好的給魏美人。只要能見著楚懷王,鄭袖總是在說魏美人的好話。雖說“多智近妖,多仁近詐”,但人家魏美人不過是個小姑娘,還當鄭袖是閨中膩友呢。也樂得投桃報李,常在楚懷王面前為鄭袖美言。楚懷王對鄭袖非常滿意,覺得她賢良淑德,把她樹為後宮楷模。

其實,鄭袖也不好過。越是挨得近,就越是清晰地看到另壹個人是如何得寵、快樂、尊榮,就越發不堪忍受;壹邊笑著,壹邊心碎,好在,早有目標了:她就是要讓這個美人消失。

有壹天,鄭袖對魏美人說,“妹妹,妳真漂亮,難怪大王喜歡妳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妳的鼻子,真叫人惋惜呀。”魏美人不知何意,慌亂用手摸摸鼻子。鄭袖接著說,“妹妹呀,我幫妳想個法子吧。以後妳再看見大王,應該用什麽東西將鼻子遮住,不要讓大王看見,這樣大王就更喜歡妳了。”魏美人對鄭袖的指教感激不盡,誰知道這是貓尾巴拌貓飯,給人賣了還幫人數鈔票。此後,魏美人每次拜見楚懷王,總是用壹束鮮花遮住鼻子,時間久了,楚懷王對魏美人的做法覺得非常奇怪;鄭袖欲言又止,激起了楚王的好奇心,最後鄭袖故意羞羞答答地說:“大王不要生氣,是魏美人不惜擡舉,大王對她如此寵愛,她卻說大王身上有股臭味,她討厭聞。”楚懷王壹聽,火冒三丈。立即下令把魏美人的鼻子割掉。果然,鄭袖從此獨占專寵。

以鄭袖的聰明和心腸之堅忍,楚懷王就像豬壹樣死蠢,根本就配不上她,不過,沒辦法。後宮女人之間的關系是由帝王建構起來的。鄭袖雖然用盡心力來極力搶奪楚懷王,卻未必看得起他。異性是她們成功的參照系數,擊敗同性、博得同性的艷羨,才是終身職業——很多女人之間都是這樣的罷。魏美人也是,只是她死了。

5. 文言文《掩鼻計》

魏王遺楚王美人,楚王甚悅之。 夫人鄭袖知王悅愛之也亦悅愛之甚於王。衣服玩好,擇其所欲而為之。王曰:“夫人知我愛新人也,其悅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夫人知王之王不以己為妒也,因謂新人曰:“王甚悅愛子,然惡子之鼻。子見王,常掩鼻,則王長幸子矣。”於是新人從之,每見王,常掩鼻。

王謂夫人曰:“新人見寡人常掩鼻,何也?”對曰:“不知之也。”王強問之,對曰:“頃常言惡聞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戒禦者曰:“王適有言,必亟從命。”禦者因刀而揄刀而劓美人。

譯文:

魏惠王贈給楚懷王壹個美女,懷王很喜歡。懷王的夫人鄭袖,知道懷王寵愛新娶的魏女,所以表面上也很愛護這個新娶的美女。衣服首飾都挑她喜歡的送去;房間和家具也都選她喜歡的讓她使用。似乎比楚王更喜歡她。楚王說:“女人仰仗自己的美色來博取丈夫的歡心,而嫉妒乃是人之常情。現在鄭袖明知寡人喜歡魏女,可是她愛魏女比寡人還要厲害,這簡直是孝子侍奉雙親,忠臣侍奉君主。”

鄭袖知道楚王認定她不是嫉妒以後,就去對魏女說:“君王愛妳的美貌。雖然這樣說,但是他討厭妳的鼻子。所以妳見了君王,壹定要捂住鼻子。”從此魏女見到楚王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對鄭袖說:“魏女看見寡人時,就捂住自己的鼻子,這是為什麽?”鄭袖回答說:“我倒是知道這件事。”楚王說:“即使再難聽的話,妳也要說出來。”鄭袖說:“她像是討厭君王身上的氣味。”楚王說:“真是個潑辣的悍婦!”命人割掉美女的鼻子,絕不寬赦。

6. 鄭袖嫉美翻譯

鄭袖嫉美

現代漢語的意思是:鄭袖嫉妒比自己長得美的人。

英文翻譯如下:

Zheng Xiu envied those who were more beautiful than herself.

重點詞匯釋義:

envied:被人妒忌的,被人羨慕的; 妒忌,羨慕( envy的過去式和過去分詞 )

those:that的復數; 那些的,那; 那,那個( that的名詞復數); 那

who:誰; 什麽人; 關系代詞,有先行詞; 孰

were:be的過去時復數和第二人稱單數形式; 有時代替 was,用於條件從句、動詞 wish 之後等

more beautiful:beautiful的比較級形式

herself:她自己; 她親自,她本人

7. 文言文美人絕纓的翻譯

楚莊王(春秋五霸之壹)宴請群臣,讓寵愛的美人來斟酒,勸酒。酒宴壹直進行到晚上,大家喝得酒興正濃,蠟燭熄滅了。席中有壹臣子趁著黑暗拉扯美人的衣服、調戲她;美人扯斷了他的帽帶,催促莊王點火看看是誰。

莊王說:"怎麽可以為了顯揚婦人的節操,而屈辱壹名國士呢?"於是下令:"今天和寡人壹起喝酒的臣子都要拉斷帽帶,不拉斷帽帶的人表示不夠盡興。"

群臣於是都把自己的帽帶拉斷,然後再點上蠟燭,盡歡而散。

後來圍攻鄭國的戰役中,有壹臣子每每在敵前沖鋒陷陣,五次交兵五次斬獲敵人首級,最終擊敗敵人,獲得勝利。莊王詢問他,原來他就是那天喝酒被美人扯斷帽帶的臣子。

8. 鄭袖對待魏美人

壹,我們先來欣賞《戰國策》中的壹篇文章。

鄭袖饞魏美人

魏王遺楚王美人,楚王說之。夫人鄭袖知王之說新人也,甚愛新人。衣服玩好,擇其所喜而為之;宮室臥具,擇其所善而為之。愛之甚於王。王曰:“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鄭袖知寡人之說新人也,其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鄭袖知王以己為不妒也,因謂新人曰:“王愛子美矣。雖然,惡子之鼻。子為見王,則必掩子鼻。”新人見王,因掩其鼻。王謂鄭袖曰:“夫新人見寡人,則掩其鼻,何也?”鄭袖曰:“妾知也。”王曰:“雖惡,必言之。”鄭袖曰:“其似惡聞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無使逆命。

(選自《戰國策?楚策四》)

二,譯文

魏王贈給楚懷王壹位美女,懷王很喜歡她。懷王的夫人鄭袖知道懷王寵愛這位新來的魏國美人,所以表面上也很喜歡她、愛護她。服飾、玩物都挑魏美人所喜歡的送去;住室和家具,都按魏美人中意的來置辦。喜愛的程度似乎都超過了楚王。楚王說:“女人用來取悅丈夫的,是她的美貌;而有嫉妒心,也是人之常情。現在鄭袖知道我喜歡魏美人,她喜歡得居然超過了我。這簡直像是孝子侍奉雙親、忠臣侍奉君王壹樣啊。”鄭袖知道楚王認為自己並不嫉妒魏美人了,就對魏美人說:“大王喜歡妳的美貌啊。雖然如此,大王卻不喜歡妳的鼻子。妳如果再見到大王時,壹定要捂住妳的鼻子。”從此魏美人見到楚王時,就捂住自己的鼻子。楚王問鄭袖:“美人見到我,總是捂著她的鼻子,這是為什麽?”鄭袖說:“我知道。”楚王說:“即使是很難聽的話,妳也壹定要告訴我。”鄭袖說:“她好像是討厭聞到大王身上的氣味吧。”楚王說:“太放肆了!”遂下令割掉魏美人的鼻子,不許違抗。

三,註釋

1,楚王:指楚懷王。魏王:與楚懷王同時在位的魏國國君,可能是魏惠王或魏襄王。遺(wèi):贈送。

2,鄭袖:楚懷王的寵妃。

四、簡析

本文說的是楚王寵妃鄭袖設毒計讒害魏美人的故事。鄭袖是個外表美麗而內心歹毒的女人。由於嫉妒魏美人,她假裝善良,大獻殷勤,騙取了楚王和魏美人的信任,然後施展陰謀詭計,借楚王之手殘害了魏美人。可以說,鄭袖是壹個善於表演、陰險狠毒、城府很深的女人,她善於偽裝,隱藏了自己的真實目的,取得了敵對者的信任,解除了敵對者的戒備,此後她就施展計謀,讓各個人物按照她的“安排”行事,最終使自己導演的節目成功落幕。鄭袖這種兩面三刀、借刀殺人的行徑,令人不寒而栗。現實社會中的此類人和事,應該引起人們的高度警惕。

本文故事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豐滿、生動。鄭袖的奸詐險惡,楚王的殘暴昏庸,魏美人的單純幼稚,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9. 羋月傳魏美人為什麽被楚懷王割鼻子 魏姬歷史人物

魏美人,魏國人,戰國時期魏哀王魏政送給楚懷王熊槐的壹位魏國美人,頗得懷王寵愛,引起懷王寵妃鄭袖的嫉妒,被其暗算,慘遭割鼻之刑死去。

人物生平

公元前323年(楚懷王六年),楚懷王為迫使魏向楚臣服,派柱國(大司馬)昭陽率軍攻魏。魏惠王贈送給楚懷王壹名魏國美女,以改善與楚國關系。魏惠王楚懷王很寵愛魏女,鄭袖因此而失寵,這立即引起鄭袖的嫉妒,於是她便想出壹個毒計,來陷害魏女。

壹方面鄭袖與魏美人假意交好,趁機挑撥離間楚王和魏美人的關系。做出了比楚懷王還要疼愛美人的姿態,與其親近,不時送上壹些衣服玩器,並告知大王的生活習慣。魏美人由此對夫人產生了諸多好感。壹日,鄭袖告訴魏女,楚懷王不喜歡她的鼻子,於是魏女見到楚懷王都要掩著鼻子,楚懷王見狀向鄭袖詢問緣故。鄭袖說魏女是討厭楚懷王身上的氣味。楚懷王大怒,命人割掉魏女的鼻子,鄭袖於是得到楚懷王的專寵。

魏女因心無城府,而受鄭袖陷害,不得不讓人心生憐憫,李白在《懼讒》中也予以魏女幾多同情:“魏姝信鄭袖,掩袂對懷王。壹惑巧言子,朱顏成死傷。”

魏女固然值得人同情,單純、善良也固然很好,可在玩弄心機的人面前,不懂得保護自己則是愚蠢。還是白居易的壹首《天可度》聰明地壹語道破天機:“君不見李義府之輩笑欣欣,笑中有刀潛殺人。陰陽神變皆可測,不測人間笑是瞋。

史籍記載

《韓非子·內儲》記載如下:

荊王所愛妾有鄭袖者。荊王新得美女,鄭袖因教之曰:“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美女入見,近王,因掩口。王問其故,鄭袖曰:“此固言惡王之臭。”及王與鄭袖、美女三人坐,袖因先誡禦者曰:“王適有言,必亟聽從王言。”美女前近王甚,數掩口。王悖然怒曰:“劓之。”禦因揄刀而劓美人。

國學壹曰:魏王遺荊王美人,荊王甚悅之。夫人鄭袖知王悅愛之也,亦悅愛之,甚於王。衣服玩好,擇其所欲為之。王曰:“夫人知我愛新人也,其悅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所以養親,忠臣之所以事君也。”夫人知王之不以己為妒也,因為新人曰:“王甚悅愛子,然惡子之鼻,子見王,常掩鼻,則王長幸子矣。”於是新人從之,每見王,常掩鼻。王謂夫人曰:“新人見寡人常掩鼻,何也?”對曰:“不己知也。”王強問之,對曰:“頃嘗言惡聞王臭。”王怒曰:“劓之。”夫人先誡禦者曰:“王適有言,必可從命。”禦者因揄刀而劓美人。

《戰國策·楚策四》記載如下:

魏王遺楚我美人,楚王說之。夫人鄭袖知王之說新人也,臣愛新人。衣服玩好,擇其所喜而為之;宮室臥具,擇其所善而為之。愛之甚於王。王曰:“婦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今鄭袖知寡人之說新人也,其愛之甚於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秦,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鄭袖知王以己為不妒也,因謂怎能人曰:“王愛子美飴。雖然,惡子之鼻。子為見王,則必掩子鼻。”新人見王,因掩其鼻。王謂鄭袖曰:“夫新人見寡人,則掩其鼻,何也?”鄭袖曰:“妾知也。”王曰:“雖惡必言之。”鄭袖曰:“其似惡聞君王之臭也。”王曰:“悍哉!”令劓之,無使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