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是什麽意思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是什麽意思

意是是壹個人只要具有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剛),能見義勇為,身體力行(毅),註重實際(木),不巧言令色,不虛偽浮誇(訥),那麽,他距離仁德便不遠(近仁)了

出處先秦·孔子《論語·子路》:“子曰:‘剛、毅、木、訥,近仁。’”宋《二程全書·遺書四》“剛、毅、木、訥,質之近乎仁也;力行,學之近乎仁也。”

本篇***有30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父為子隱,子為父隱”;“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欲速則不達”“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本篇包含的內容比較廣泛,其中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子路性格爽直,為人勇武,信守承諾,忠於職守,以擅長“政事”著稱。對孔子的言行,雖然常提出意見,但卻是個好弟子。曾協助孔子“墮三都”,都跟隨孔子周遊列國。是孔門七十二賢之壹。他為人伉直好勇、重友朋、講信義,是孔門弟子中性格較為獨異的壹位。

仲由後做衛國大夫孔悝之蒲邑宰,衛國貴族發生內訌,因參與鬥爭而被殺害。唐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衛侯”。宋大中符二年(1009)加封“河內公”。南宋鹹淳三年(1267年)封為“衛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仲子”。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剛毅木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