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註陳醫生了解更多痛風知識
痛風主要是由於人體內產生的嘌呤物質,腎的代謝功能紊亂,導致人體內的尿酸急劇增加,以及無法正常代謝出去,造成過多的尿酸結晶鹽堆積在關節腔,從而引起痛風。結晶鹽不光會造成疼痛,還會侵蝕關節。
痛風好發於晚上發作,發作時患者的患病部位會有明顯的紅腫熱痛感,而且疼痛的關節會非常敏感,輕輕觸碰都會增加疼痛感。所以對於眾多的痛風患者來說,知曉痛風發作時的緩解方法,是很重要的壹環。
緩解痛風的幾種方法冷敷/冰敷
痛風發作時,疼痛部位會有明顯的紅腫發熱癥狀,這時用冰敷袋敷在疼痛部位,能夠使局部皮膚和患處關節溫度降低,使皮下的血管收縮,減少局部的血液循環,降低血管的通透能力,緩解內部組織對疼痛的敏感性,從而達到消腫和減輕疼痛的效果。但是,冰敷建議在急性痛風發作早期進行(還是要以治療為主),且冰敷時間不能過長,也不能反復多次進行,盡量壹次不要超過20分鐘。(否則易造成凍傷)
擡高下肢
痛風的發作壹般都是在下肢部位,主要以腳趾部位為主,而且疼痛的部位通常都會出現水腫的情況。這時候將出現痛風的壹側肢體擡高,可以幫助減輕局部的腫脹和疼痛感。痛風急性發作時,最好躺著休息減少活動,將腿擡高,下面墊壹個枕頭,利於靜脈血回流,減輕疼痛。
大量飲水/泡腳
缺水容易導致身體循環代謝受到阻礙,痛風發作的主要原因就是身體的尿酸過多,不能及時排除。壹般在痛風發病期間大量飲水。急性疼痛時 ,患者需大量喝水。每天飲水應超過2000毫升以上,有助於尿酸排出可以增加尿量,幫助尿酸排出體外,緩解疼痛。
PS:喝水時候選擇溫水更好
瀉鹽泡腳 。瀉鹽又叫硫酸鎂,具有鎮靜、抗痙攣、消炎去腫的作用。痛風患者可以將硫酸鎂用水調好敷在痛處。但是,如果痛風部位有潰破,則不能使用。
服用藥物
服用止痛藥和降尿酸藥,是緩解關節疼痛較常用的方法。常見的藥物有三大類:非甾體類消炎藥、秋水仙堿(非布司他也可以)和糖皮質激素。這些藥物包括布洛芬、雙氯芬酸鈉等。要註意的是,存在消化道潰瘍等腸胃疾病的人,需謹慎服用止痛藥。而且這些藥物會存在有副作用,具體的服用事項,如果需要服用止痛藥,需遵醫囑。
想要真正解決痛風問題,還得從日常的飲食、運動、調代謝等方面來解決。改善飲食可以降低體內20%的尿酸值;鍛煉增強新陳代謝能力;最後最為重要的壹環 就是調理好自身的代謝,讓尿酸能正常通過腎臟排泄出去,關節就不會再疼了。
如果妳有調代謝的需要,可以聯系我!
免責聲明:文章部分文字、圖片、數據、視頻等內容信息來源於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立即聯系我們刪除。本訂閱號部分原創內容,轉載需授權,並註明作者和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