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漢語詞典 -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是什麽詩中的句子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天.”是什麽詩中的句子

這是清代曹雪芹所作的詞《臨江仙·柳絮》,是出現在《紅樓夢》中第七十回薛寶釵所作。全詞原文如下: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蜂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譯文:白玉華堂前面,春風輕拂,漫天飛絮,翩翩起舞。舞姿輕盈優美,節奏均勻適度。壹群群蜂兒蝶兒,團團翻飛,連同柳花,壹同畫進群芳譜。何曾隨水逝去?怎會墮入塵土?千絲萬縷,任憑它時聚時散,時散時聚,始終未改,彼此相扶佐。莫譏笑,春絮兒無根無柢無依附;不斷借助好風力。送我直上青雲去!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曹雪芹將《臨江仙·柳絮》寫在了《紅樓夢》第七十回,柳絮詩會,是大觀園最後壹次詩會。賈府裏更加明顯地呈現出了種種危機的征兆,“聲威赫赫”的賈府,已是江河日下,瀕臨崩潰。這首詞正是封建貴族階級沒落時期的生活在曹雪芹頭腦中反映的產物。

《臨江仙·柳絮》也是《紅樓夢》前八十回中最後壹首著名的詩詞作品。因其最後壹句“好風頻借力,送我上青雲”,寶釵沒少受到後世那些“紅色紅學家”的攻擊和謾罵。在後世眼裏,這似乎是寶釵“醉心功名富貴”(朱淡文語),甚至“野心勃勃”(李希凡語)的“鐵證”。

薛寶釵與林黛玉這兩個人物的思想、性格是對立的。作者讓寶釵作歡愉之詞,來翻黛玉之所作情調纏綿悲戚的案,看上去只是寫詩詞吟詠上互相爭勝,實際上這是作者借以刻劃不同的思想性格特征的壹種藝術手段。

這首詞上片是詠物,著力描寫風飏柳絮、悠然起舞的情狀。下片言誌,抒寫了柳絮的情誌,有人認為是通過對柳絮直上青雲的吟詠表現了薛寶釵壹心希望博取主子歡心,爭取登上“寶二奶奶”的寶座,擠進封建統治階層行列的人生追求。

細看詞的雙關隱義,不難發現“蜂圍蝶陣亂紛紛”正是變故來臨時大觀園紛亂情景的象征。寶釵壹向以高潔自持,“醜禍”當然不會沾惹到她的身上,何況她頗有處世的本領,所以詞中以“解舞”、“均勻”自詡。

而黛玉就不同了,她不禁聚散的悲痛,就像落絮那樣“隨逝水”、“委芳塵”了。寶釵能“任他隨聚隨分”而“終不改”故態,所以黛玉死後客觀上就必然造成“金玉良緣”的機會而使寶釵青雲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