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整首詩是: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譯文:
暮色降臨山色蒼茫愈覺路途遠,天寒冷茅草屋顯得更貧困。柴門外忽傳來犬吠聲聲,風雪夜回宿家的家人回來了。
作者:唐·劉長卿
詩歌賞析
這是壹首出色的五言寫景絕句。詩人真切而生動地描繪出了冬天的壹夜晚,芙蓉山裏的所見所聞,寥寥幾筆再現出了風雪中的景物和貧寒人家的生活。
詩的壹二兩句“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用對句的形式開頭,寫出了眼中所見。在蒼茫的暮色中,詩人行進在荒僻的旅途上,青蒼蒼的芙蓉山逶迤遠去,路途漫長而艱苦;嚴冬季節,天氣寒冷,山腳下呈現在眼前的十分簡陋的房屋,顯得冷落而蕭條。
“日暮”,點明了投宿的時間。“蒼山”,指芙蓉山,點明投宿的地點。壹個“遠”字,寫出了歸途的遙遠和途中跋涉的艱辛。“天寒”,點明了季節時令;“白屋貧”寫出了山裏人家的苦寒淒涼。
詩的前兩句的佳妙之處在於對仗工整,“日”對“天”,“蒼山”對“白屋”,“遠”對“貧”,詞性相同,平仄互諧,異常妥貼自然。
詩的三四兩句“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投宿的時候是黃昏時分,風雪交加,這時,傳來柴門開動的聲響,緊接著是壹陣清脆的犬吠,原來是主人家出外謀生的人頂風冒雪回來了。這兩句描寫山村風雪之夜的情景非常生動逼真。
這首詩前兩句寫眼中所見,後兩句寫耳中所聞;前兩句寫“日暮”時的景物,後兩句寫夜間的動靜。詩人猶如壹個高明的畫家,以簡練而又鮮明的線條為人們留下了壹幅生動的寫生畫——山村雪夜借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