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壹個人壹生最重要的東西,它代表了壹個人的血脈,隱含了家世宗族的密碼,寄寓了不同的人生意義。然而,姓名跟隨我們壹生,我們又對它理解多少呢?
壹個人的名字理論上是可以用漢字任意組合的,如兩個字的,除去生僻字,也有幾千個可選,而如果是三個字的,不考慮家族排位,那就千萬計了,而姓卻是特定的,北宋時期的《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雖然說?張王劉李陳,天下壹半人?,壹些大姓雖然人口占比居多,但即使是小姓也各有各的歷史,各有各的與眾不同。
姓氏解密
姓氏原本不是壹個詞,而是姓和氏兩個詞,它們的意思是不壹樣的。殷商時期帝王還是以幹支命名的,如帝乙、帝辛等,周秦時期才有了姓,姓,最初就是氏族部落的圖騰符號。《說文解字》中說:?姓,人所生也,從女,從生?。姓從生得音義,《說文.生部》:?生,進也,象艸木生出土上。?意思是說草木枝芽從地面上生長出來的樣子。人從娘胎裏生出來和草木生長何其相像,所以生也就轉指人的出生。陸德明在經典詩文中也說,女生曰姓,因為母系社會,人生而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生而從母姓。
母系社會
這也就是為什麽剛開始的姓大多數跟女有關了,顧炎武考證的《春秋》只有二十二個姓,雖然不多,但差不多壹半都跟女有關,如姬、姜、姚、嬴等。
那麽氏的來由,從最初出現的文字已經不可考了,《說文.氏部》解釋說氏的本意是壹塊快要從巴蜀山上掉下來的石頭,這塊石頭對巴蜀山而言是壹個分支,而氏對姓而言也就是壹個分支;所以在姓氏未合二為壹之前,氏是姓的分支,所以有了同姓不同氏的情況。如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屈原和王室都是羋姓,但不同的是王室是熊氏,而屈原是屈氏,這也是後來稱其為屈原的原因。
屈原
姓是母系社會的產物,氏是父系社會的產物,秦漢以來,姓氏合二為壹,***同構成了豐富絢麗的中國姓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