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的意思是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壹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壹場大夢壹樣,連壹點痕跡都沒有留下。出自宋代蘇軾所作的《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全詩原文如下: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壹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白話文意思是: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妳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了。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壹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壹場大夢壹樣,連壹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家自釀的好酒吧。這裏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妳的。我們已經約定了,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妳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了。
擴展資料
這首詩出自《蘇軾詩集》卷十二。作者寫這首詩時來到黃州已兩年,詩題中的“潘、郭二生”,即在黃州朝夕相處的潘丙、郭遘。前壹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去岐亭訪陳慥,潘丙、郭遘和另壹位新交的朋友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過壹首七律。壹年過去了,又是正月二十日。於是作此詩。
起句是據前壹年所感的設想。“東風”為春之信使,如城裏有了春意,“東風”這位信使就先自東門而入,就在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時節,渴望春意的詩人主動“出郊尋春”了。他是舊地尋春,又是“走馬”而去,所以次句說“走馬還尋去歲村”。
三四句“人似秋鴻”,實接首聯;“事如春夢”,反照下文。把人生進取、政治抱負都看得淡漠了,於是才有超然曠達、出郊尋春之舉,於是才有下邊四句所表達的春遊之樂。蘇軾在黃州寄情詩書山水,寄情新交故舊,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異於失意文士的消極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