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網等媒體報道,日前,天津壹中學老師被指歧視學生甚於父母。
據相關視頻顯示,這位老師在斥責學生時,說:“妳媽媽賺了多少錢? 別怪我瞧不起妳。
隨後,當地教育部門宣布取消教師資格,離開工作崗位。
“壹個同學的媽媽比妳媽媽賺了50年。 妳們的素質壹樣嗎? “以前被送到我班的學生,家裏不是當官的,就是條件很好”……有這樣的話從老師嘴裏說出來,我很驚訝。
國家多次強調和重申教育公平,父母卻公然歧視無錢無權的學生,不僅容易讓學生產生自卑感,引起錯誤的教育引導,而且有損教師職業形象。
有些人羨慕和崇拜當權者,可能是那個個人的自由。
但作為老師,本來應該向學生傳達正確的“三觀”,而不是相反,應該成為教育公平的守護者、踐行者。
從《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到《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包括義務教育法、教師法在內,教師都壹再重申“平等公正對待學生”、“遵守職業道德”,但少數教師在內心裏把對當權者的“仰視”變成公開言行。 我怎樣才能獲得適合這個職業的光環和名聲?
消除教師歧視學生、歧視家長的現象,既要嚴格控制教師隊伍的素質、品行,也要學校對教師加強監督,要由有關部門依法查處相關違規不道德的教師。
壹段時間以來,教師失德、言行不當,觸犯法律、侵犯學生的事件頻發。
人們煩惱的不是每個教師的行為,而是這個職業承擔的重任。 這個群體對國家和未來的意義——如果園丁有問題,無論是樹苗還是草,如何才能健康繁榮?
處理相關教師更重要的是,在加強全團隊管理、嚴格限制準入的同時,對其教育期間的言行有更詳細明確的管理和規範。 平時對教師的思想教育,要重視素質的提高; 要暢通相關投訴渠道,對教師形成更完善的監督和約束。
自考/成考有疑問、不知道自考/成考考點內容、不清楚當地自考/成考政策,點擊底部咨詢官網老師,免費領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