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澆溉
[ jiāo gài ]
灌溉。《三國誌·魏誌·鄧艾傳》:“開河渠,可以引水澆溉。” 宋 錢易 《南部新書》庚:“今為耕民畜作陂塘,資澆溉之用。” 吳組緗 《山洪》十八:“他們都擔著糞桶到田磡上澆溉蠶豆豌豆。”
2、盥溉
[ guàn gài ]
洗滌。指除去(罪過、積習等)。
清 劉大櫆 《程氏宗祠碑記》:“相習以讓,相勉以仁,磨揉盥溉,其德維新。”
3、沆溉
[ hàng gài ]
流動緩慢的水。《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轉騰潎洌,滂濞沆溉。” 李善 註引 司馬彪 曰:“滂濞,水聲也。沆溉,徐流也。”
4、溉田
[ gài tián ]
灌溉田畝。《淮南子·齊俗訓》:“夫稟道以通物者,無以相非也,譬若同陂而溉田,其受水均也。”《漢書·溝洫誌》:“乃使水工 鄭國 間說 秦 ,令鑿 涇水 ……欲以溉田。”《後漢書·鮑昱傳》:“ 昱 乃上作方梁石洫,水常饒足,溉田倍多,人以殷富。” 宋 歐陽修 《兵儲》:“今 河北 保塞 , 河東 並 汾 , 關中 涇陽 悉有水地基址,惟有 鄴中 西門豹 溉田之跡未見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