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冠相慶
拼音:
[t?n guān xiāng q?ng]
解釋:
比喻壹個人做了官,其他人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含貶義。
出處:
《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禹彈冠。?宋?蘇洵《管仲論》:?壹日無仲,則三子者,可以彈冠而相慶矣。?
舉例造句:
以視夫身仕興朝,彈冠相慶者,固不同。
成語典故:
春秋齊桓公有三個近臣,均是用卑鄙的手段討悅取寵的,壹是豎刁,自宮入內,二是易牙,烹子媚君,三是衛開方,棄親求榮,他們相互勾結禍亂齊國,後來齊桓公重用管仲為相,這三子(宋蘇洵稱之)無以施其伎倆。管仲壹死,這三子高興得不可耐,馬上各自回家取出舊寵帽來,彈灰跳躍,相互慶賀,準備卷土重來。三人得勢入宮廷,終將齊桓公築高墻圍之,將其餓死。此語指壹人當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伴也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多指壞人得勢,互相慶祝。貶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