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寺原稱“靈山寺”,後改為“大雲寺”,唐初又名隆興寺,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改為今名。寺額“開元寺”三字,出自唐朝名書法家歐陽詢之手,筆力險勁,結體緊密,今尚存。開元寺曾是福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寺院,其範圍按現在的地名來說,東起井大路,西至尚賓路,南達三牧坊,北跨龍山與芝山,當年約占城區面積的十分之壹。會昌五年(845年),整飭天下佛寺,壹州只準保留壹寺,當時開元寺在福州規模最大,得以保存。
福州開元寺景區地址
開元寺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開元路78號,建於南朝梁太清三年(549年),是本省現存較古老的寺院。
福州開元寺景區內部觀光
福州現存最古老寺院,始建於梁太清三年,距今近1500年歷史。南無消災延壽藥師佛著名道場。曾為皇家寺院、宗廟。歷史上的範圍,東起現井大路,西至現尚賓路,南達現三牧坊,北抵現龍山巷。為福建省與福州市兩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日本真言宗祖師空海大師、日本天臺宗祖師圓珍大師、印度密宗高僧般若怛羅大師於唐代入華修學之地。閩王王審知、王鏻父子極力護持之古剎。宋代刊刻佛教經典大工程--《毗盧大藏經》全藏。近代創辦全國第壹家規模較大的佛教醫院。現存文物:五代後梁貞明四年所鑄的千年特大型鐵佛--阿彌陀佛,佛身高5.96米、寬4米、重10萬斤以上;宋代七層石塔;宋代石槽;明式閣樓;清代殿堂。現有建築:外山門、內山門、藥師殿(靈源閣)、鐵佛殿、毗盧藏經閣、觀音閣、四面佛閣、明旸法師圖書館、寶松和尚紀念樓、提潤和尚紀念樓、108羅漢堂、觀音苑、禪悅齋、僧寮。辦有佛教老年安養院,免費安置贍養貧困老人數十位。以秘方配制的佛教中草藥救死扶傷。創辦了社科類的福建省佛教文化研究所,該寺方丈為釋本性法師。
19路
上行:
茶亭公園→群眾路→五壹廣場→龍華天橋→蒙古營→省立醫院→井大路→開元寺→鼓樓→衛生廳→屏山→北門→招呼站→灰瀘頭→江厝路→湖前→浮村→新店→新店市場→變壓器廠→金城投資區→山姆小鎮→秀山→橋頭街→檢察官學校 (***25站)
下行:
檢察官學校→橋頭街→秀山→山姆小鎮→金城投資區→變壓器廠→新店市場→新店→浮村→湖前→江厝路→灰瀘頭→招呼站→北門→屏山→衛生廳→鼓樓→開元寺→井大路→省立醫院→蒙古營→龍華天橋→五壹廣場→群眾路→茶亭公 (***25站)
19支
上行:
茶亭公園→安淡→汽車站(工貿中心)→狀元境(貿總酒店)→五福天橋→龍華天橋(先施大廈)→蒙古營→省立醫院→鼓東路→開元寺→鼓樓→衛生廳→屏山→北門→龍腰(鉅東遊樂園)→米羅街→湖前→浮村→新店→新店舊貨市場→幸福城→後塘→阪中→省拖拉機廠 (***24站)
下行:
省拖拉機廠→阪中→後塘→幸福城→新店舊貨市場→新店→浮村→湖前→米羅街→龍腰(鉅東遊樂園)→北門→屏山→衛生廳→鼓樓→開元寺→鼓東路→省立醫院→蒙古營→龍華天橋(先施大廈)→五福天橋→狀元境(貿總酒店)→汽車站(工貿中心)→安淡→茶亭公 (***24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