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壹代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公元624年-公元705年),名曌(zhao,四聲),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十四歲入宮後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唐高宗死後,壹直以皇太後的身份臨朝稱制。
2、大唐宰相——狄仁傑
狄仁傑(公元630年-公元700年),字懷英,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狄仁傑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豫州刺史、復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以不畏權貴著稱。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傑升任宰相,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來俊臣誣陷謀反,奪職下獄,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
3、“七絕聖手”——王昌齡
王昌齡(公元698年—公元757年),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他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三十歲左右進士及第。最初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後來被貶到嶺南。
開元末年返回長安,安史之亂時,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害。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
4、南宗山水畫之祖——王維
王維(公元699年—公元761年),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禦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
5、文學家——司馬光
司馬光(公元1019年-公元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宋仁宗時中進士,英宗時進龍圖閣直學士。
宋神宗時,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離開朝廷十五年,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壹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