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國的上官大夫靳尚和另壹位大夫屈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和許多電視劇和小說中的橋段壹樣,有屈原這樣壹個完美、飽受贊譽的正面形象,就必然有壹個奸佞小人、暗中使壞的小人形象,而靳尚就是這樣的壹個形象。
話劇中的靳尚
用通俗壹點的話說就是,屈原的死其實和靳尚有這很大的關系。我們都知道,屈原是因為遭受到小人的誣陷,而受到了楚懷王的厭棄,在人生的後半段始終郁郁不得誌,看著自己的國家壹步步走向滅亡。而這個對楚懷王進讒言的小人,其中就有靳尚的壹份。
王逸所著的《離騷經序》中這樣寫到,屈原在朝野之內能夠和楚王商議政事,決定嫌疑,外出可以監督諸臣,周旋在各個諸侯之中,以作外交之用,楚王非常的信任珍視屈原。但是同是大夫的靳尚嫉妒屈原的才能,就設計陷害屈原。另外在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列傳》中也有靳尚誣陷屈原這種記載。靳尚常常和屈原爭寵,楚懷王令屈原去制造憲令,屈原起草了憲令沒有確定,靳尚發現了這個情況,打算把這個初稿給自己搶過來,但是屈原不肯給他,所以靳尚就對楚懷王進讒言,說屈原草寫憲令就壹副沒有我這事救完不成了的架勢,非常驕傲。
也正是因為有許多類似於靳尚這樣的小人對楚懷王進讒言,導致屈原被後不被楚懷王所信任,看著家國破敗,最後也只能投汨羅江明誌了。
上官大夫靳尚
靳尚是戰國楚懷王的大夫,原名為尚,封地在靳江壹代,所以被後世稱為靳尚。在今天湖南寧鄉花明樓鎮還有壹座大夫樓,相傳這座樓就是楚懷王賜給靳尚養老的宅邸。
話劇中的屈原與靳尚
在正史中,靳尚不是什麽正面的人物,而是壹個小人。王逸所寫的《離騷經序》中就寫到,屈原在內能夠和楚王商議政事,決定嫌疑,外出可以監督諸臣,周旋在各個諸侯之中,同是大夫的靳尚嫉妒屈原的才能,就設計陷害屈原。在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列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靳尚常常和屈原爭寵,楚懷王令屈原去制造憲令,屈原起草了憲令沒有去頂,靳尚發現了打算把這個初稿給搶過來,但是屈原不肯給他,所以靳尚就對楚懷王進讒言,說屈原草寫憲令就有壹副沒有我這事就辦不成的樣子。
總之這個靳尚在歷史上的名聲是不太好的,這麽看來屈原在汨羅江自沈,這其中也八成有靳尚的壹份“功勞”。另外,靳尚還是“靳”姓的始祖,因為靳尚受封在了靳江,所以靳尚的後人都以封地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於是靳尚的後人也就都姓靳了。在大熱電視劇《羋月傳》中,靳尚也會作為其中的壹個角色出現,飾演靳尚的演員是實力派男演員姜峰。相信隨著《羋月傳》的熱播,會有更多的觀眾了解到戰國的這段歷史,不論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太後羋八子還是這位名聲不是很好的楚大夫靳尚,都會被更多的觀眾所熟知。
靳尚怎麽讀靳尚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大夫,靳尚的原名叫尚,出生年月不祥。在楚懷王時期,靳尚受封於靳江。靳江是湘江的支流,源於寧鄉白鶴山寨子沖,經過了寧鄉、湘潭、望城,最後在長沙的嶽麓區匯入到湘江中,因此“尚”才被後世稱為靳尚,“靳”也作為姓氏被靳尚的後世所沿用。在今天寧鄉花明樓鎮還有壹座大夫堂,相傳這裏就是楚懷王賜給靳尚養老的地方。
話劇中的靳尚
“靳”字讀音“jìn”,前鼻音,第四聲。“靳”姓有很多名人,有靳尚、靳雲鵬、靳羽西等。但是因為在史書中關於靳尚的記錄沒有靳尚原來的姓氏,所以也不知道靳尚原本姓什麽。但是“靳”姓的起源有很多種,其中壹種就是出自靳尚,在《風俗通》、《通誌?氏族略》等古籍中,靳姓人的始祖就是靳尚,而靳尚又有可能原來是羋姓,所以說靳姓有可能是出於羋姓的。
還有壹些說法就是靳姓是出自匈奴族、蒙古族、滿足還有壹些其他的少數民族的姓氏漢化過來的。另外,還有壹支就是從朱姓改姓的,這種說法在《龍舒靳氏族譜》中有記載。
但是在正史中,靳姓的始祖,靳尚並不是壹個正直的人,而是壹個小人。這壹點在王逸的《離騷經序》和司馬遷的《史記?屈原列傳》中都有提及,但是無論人品好壞,靳尚都是靳姓的始祖。而且從《瑯琊榜》和《偽裝者》中走紅的型男大叔靳東,也有可能是靳尚的後代,想想也有些小激動。